【題目】 國慶花車設計彰顯各地自然、人文環境特色。下圖為某省級行政區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時的花車造型,主要由如意(形似該省輪廓,寓意“一帶一路”)、山形、火箭、奔馬、飛天等元素構成。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花車代表的省級行政區是
A.隴B.蜀C.新D.內蒙古
【2】國慶期間,該省省會城市
A.日出早于北京B.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于上海
C.晝漸短,夜漸長D.東南方日出,西北方日落
【答案】
【1】A
【2】C
【解析】
【1】讀圖可知圖中的右上角有“馬踏飛燕”的造型,該造型的原型是出土于甘肅武威市的文物;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甘肅酒泉是中國航天發射中心。由此可以推知該花車是屬于甘肅省的,其簡稱為隴,A正確,BCD錯誤。故選A項。
【2】由第1題解析可知該省為甘肅,可知其省會為蘭州,可知當國慶期間該省省會城市日出是晚于北京的,A錯誤。蘭州的緯度高于上海,其正午太陽高度角是小于上海的,B錯誤。國慶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動,可知此時蘭州是晝漸短,夜漸長的,C正確。國慶期間,直射點位于南半球,蘭州日出東南,日落西南,D錯誤。故選C項。
第2題國慶期間,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此時北半球進入冬半年,北半球各地進入晝短夜長的狀態,且是晝漸短,夜漸長的。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三圈環流的一部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上圖為北半球三圈環流的一部分,圖中箭頭表示空氣運動方向,且G地緯度較H地低,則( )
A.該環流是高緯環流
B.該環流是低緯環流
C.G、H之間近地面為中緯西風帶
D.G、H之間近地面為低緯信風帶
【2】若此圖表示的是三圈環流中的低緯環流系統,正確的敘述為( )
A.G為極地高氣壓帶
B.常年受G控制的地區往往形成干燥的氣候
C.氣壓帶H和風帶②的成因相同
D.G為副熱帶高氣壓帶,其成因與極地高氣壓帶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八大以來,“中國夢”成為主流政治話語之一,它是近百年以來中國人不斷追求的理想。“中國夢”的產業基礎是智能化、網絡化、生態化的制造技術與制造系統。讀下圖回答問題。
(1)概括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特點?并說明其主要原因?
(2)說明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的區位優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河流的綜合補給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A、B、C分別是這條河流水源補給形式,A是________補給,B是_________補給,C是________補;這條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國的________地區。
(2)該判斷圖中①②兩條曲線,哪一條是在修壩后測到的?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 熱帶雨林氣候B. 溫帶海洋性氣候
C. 地中海氣候D. 亞熱帶季風氣候
【2】給該氣候帶來降水的氣壓帶或風帶主要是
A. 西風帶B. 信風帶
C. 赤道低氣壓帶D. 副熱帶高氣壓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 旅游地理)閱讀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茵萊湖位于緬甸撣邦高原(左下圖), 湖面海拔約900米,湖區浮島和水上人家(右下圖)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我國北方游客多在每年1-2月份前往菌萊湖旅游。
簡析1-2月份茵萊湖景區對我國北方游客吸引力強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徽派建筑多分布于安徽、江西等省,徽派建筑坐北朝南,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墻。在總體布局上,依山就勢,構思精巧,自然得體;在平面布局.上規模靈活,變幻無窮;在空間結構和利用上,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墻、小青瓦最有特色(見下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徽派建筑群所在地
A.以高原為主,夏季多強對流天氣
B.多低山丘陵,降水季節變化大
C.地勢起伏大,降水豐富而均勻
D.河流眾多,結冰期短,含沙量小
【2】徽派建筑
A.屋頂坡度較大,主要目的是減少屋頂積雪
B.墻體厚實,以適應劇烈的氣溫年變化和日變化
C.坐北朝南,主要是為了防止冬季風的侵襲
D.青瓦白墻,和當地多濕潤氣候相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廬江縣(圖),“山圩各兩分,一水五丘陵”(圩,低洼區防水護田的土堤),全縣耕地7.28萬公頃,其中水田6.65萬公頃、旱地0.63萬公頃。杏樹在我國分布廣泛,始花期因地而異,大致在3到5月,低溫潮濕天氣不利于花粉傳播和授粉。2月下旬,廬江縣智慧農業產業園區的溫室大棚里,杏花早已綻放,工人們正忙著做花期管理。智慧農業是應用現代技術成果,實現農業智能管理的現代農業,其內容還包括農業電子商務、休閑旅游、信息服務等方面,發展智慧農業,能大幅提高農產品產量、質量和農業勞動生產率。
(1)概括廬江縣耕地結構特點,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溫室大棚栽培對杏樹花期管理及效益提高的意義。
(3)說明發展智慧農業對促進當地城市化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所示山地為甲、乙兩條河流的分水嶺,由透水和不透水巖層相間構成。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該山地被破壞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復,隨之河流徑流量發生了變化,河流徑流的年內波動也減緩了。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森林植被遭破壞后,河流徑流量年內波動強烈,是由于( )
A. 降水更多轉化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轉化為坡面徑流
C. 降水變率大
D. 河道淤積
【2】森林植被恢復后,該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徑流增加
③蒸發(騰)量增加 ④地下徑流增加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3】如果降水最終主要轉化為河流徑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復后,甲、乙兩條河流徑流量發生的變化是( )
A. 甲增加,乙減少,總量增加B. 甲減少,乙增加,總量增加
C. 甲增加,乙減少,總量減少D. 甲減少,乙增加,總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