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鈣華是含碳酸氫鈣的地熱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時,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鈣的化學沉淀物。在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寒高山地區存在一個鈣華風景帶,這個區域有著世界罕見的瑰麗奇美的鈣華風景。它的范圍南至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臺,北到四川西北的九寨溝,長達數百公里。下圖示意青藏高原東緣鈣華帶分布。
簡要評析該鈣華景觀帶的旅游資源價值,并說明其在促進民族文化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
【答案】資源價值:該地鈣華景觀是高寒巖溶作用的產物,是一種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鈣華景觀兼具形象美、色彩美等地貌美學特征,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該景觀帶鈣化景觀質量高,景觀帶類型豐富,地域組合較好,經濟價值高。
促進文化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該地地處我國少數民族聚集區,旅游業的發展可以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傳播;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文化的提煉(或保留和傳承),使民族文化更具有特色和吸引力;也促進了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融合。
【解析】根據材料提示,在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寒高山地區存在一個鈣華風景帶,有著世界罕見的瑰麗奇美的鈣華風景,主要表現在特殊的喀斯特地貌,較高的科學價值;形象美、色彩美等地貌美學特征,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質量高,景觀帶類型豐富,地域組合較好,經濟價值高。根據鈣華景觀帶分布,可知位于我國少數民族聚集區,旅游業的發展可以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傳播,加強文化交流,促進了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融合。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美洲南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過程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山脈位于板塊。根據板塊構造理論,說明該山脈高度的變化趨勢及理由。
(2)簡要說明圖③中山脈東側的荒漠景觀的形成原因。
(3)引起圖中地理環境演變的根本因素是 , 該演變過程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性。
(4)圖中森林類型為;實地考察發現圖③中山脈西坡雪線比東坡低,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南方和北方水資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對比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我國南、北方地區主要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南方和北方的水土組合存在明顯的差異
B. 南方熱量、水分條件優于北方,故耕地面積南方多于北方
C. 南方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大于北方地區
D. 北方地區人口較南方地區少,故人均水資源量多于南方
【2】下列環境問題多發生在北方地區的是
A. 沙塵暴 B. 泥石流 C. 酸雨 D. 風暴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曲線圖”,回答問題.
(1)圖中曲線表示發達國家的變化,曲線表示發展中國家的變化.
(2)城市化的標志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上升,勞動力從第產業向第產業轉移,城市不斷擴大.
(3)B類國家的城市化特點是起步、水平 .
(4)A曲線在20世紀70年代后呈下降趨勢,該類國家的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回流,此現象稱為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理研究性小組在某地進行地質考察時拍攝的照片,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造成圖中巖層呈水平層理構造的地質作用主要是( )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堆積作用
(2)干旱地區丹霞地貌“圓頭圓腦”的形成條件是( )
A.物理風化和風沙侵蝕作用強烈
B.光照強烈,對巖石破壞作用大
C.氣溫日較差大,巖石球狀風化顯著
D.冰雪融水沖刷地表巖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高粱屬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溫,生長期適宜的溫度為200C—30℃,溫度偏低不利于生長:生長期充是的光照對高粱的生長發育具有主導作用。
材料二:貴州茅臺鎮利用本地糯高粱釀酒的歷史悠久,所釀茅臺酒被譽為“中國國酒”。釀酒嚴格按照節氣:端午踩曲,重陽投料;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發酵后取酒。從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酒發酵過程中,糟醅充分與空氣接觸,是其獨特的生產工藝。實踐證明,即使完全按照茅臺酒的生產工藝,離開了茅臺鎮,也釀不出茅臺酒品質的酒來。
材料三:近年來上千酒廠在茅臺鎮集聚,每年產酒量高這幾萬噸。因此茅臺鎮又有“中國第一酒鎮”的美譽。目前茅臺鎮及周邊、赤水河上游的環境,讓人堪憂。
(1)簡析茅臺鎮適宜高粱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
(2)長期實踐證明“離開茅臺鎮,釀不出茅臺酒品質的酒來”,試分析茅臺鎮適宜釀制優質白酒的條件。
(3)說明近些年來,上千釀酒廠在茅臺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原因。
(4)隨著酒廠數量的增加,茅臺鎮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對此懷仁市提出,把旅游業打造成以國酒為代表的釀酒業后的又一支柱產業。你贊同還是反對,請表明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示意圖”,甲、乙、丙、丁分別代表四種人口再生產類型,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轉變是從死亡率下降開始的
B. 由過渡型向現代型的轉變中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C. 傳統型和過渡型的最重要區別是出生率的差異
D. 轉變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產力的發展
【2】人口平均壽命較低的類型和目前我國人口的再生產類型分別是 ( )
A. 甲和丙 B. 乙和丙 C. 丁和乙 D. 甲和丁
【3】從20世紀50年代起,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可能對應圖中的( )階段。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屬于人類改造水循環中的( )
A.B環節
B.C環節
C.E環節
D.F環節
(2)“一滴水借助水循環,可以匯入大海的波濤,可以化為高山的彩虹,可以變為地面的積雪,融化后滲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這一段話說明水循環聯系的圈層有( )
①水圈 ②巖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氣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有關地質、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示地區地質構造為褶皺
B.a地背斜成山
C.b地向斜成谷
D.a、b之間有斷層
(4)下列關于地質構造對工程建設指導意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b處可以找到石油
B.采石場宜建于a處
C.隧道選址的理想場所是a處
D.在b處容易找到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