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華東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城市大氣PM2.5和S02多年平均濃度日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兩地區的城市大氣PM2.5濃度一般在10時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 戶外活動減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 降水頻率增加,有利于空氣凈化
C. 熱島效應增強,利于污染物擴散
D. 汽車流量減少,尾氣排放量減少
【2】華東地區大部分時段大氣S02濃度低于東北地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 能源結構B. 人口密度
C. 資源條件D. 出行方式
【答案】
【1】C
【2】A
【解析】
考查人類活動對于大氣環境的影響。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PM 2.5濃度,在10:00以后逐漸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溫度逐漸身高,氣溫升高氣體受熱膨脹上升,熱島效應增強。氣體在上升的過程中,帶走了污染物,有利于PM 2.5濃度的下降,因此正確答案選C。濃度的下降與戶外活動的減少無關,材料當中并沒有提到降水的頻率增加。并且并非10:00以后才產生降雨,汽車流量減少只會讓PM 2.5濃度,保持相對穩定性,而并非下降, A B D錯誤。
【2】華東地區大部分時間段大氣的二氧化硫濃度,低于東北地區,主要和人們的能源消費結構相關。華東地區能源消費結構主要以石油、天然氣為主,而東北地區能源消費結構,主要以煤和石油為主,天然氣是清潔能源,極大的減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確答案選A。二氧化硫的濃度和人口密度、資源條件無關。B C D錯誤。出行方式不同,對二氧化硫濃度有影響,主要區別在于汽車尾氣排放量,華東地區經濟發達,汽車尾氣排放量相對較高,二氧化硫濃度也應高,說明不僅僅是出行方式的影響,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費結構的不同。
難度較小,基礎知識考查。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地處天山東段博格達峰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農業種植面積達20萬畝,農業資源豐富。奇臺縣旱作農業系統是天山北麓“靠天收”農業生產的典型,以旱作種植為主,涉及林業、畜牧和副業等農業類型。近年來,奇臺縣先后被確定為全國優質大麥、小麥之鄉。下圖為奇臺縣地理位置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奇臺縣發展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
A.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B.降水豐富,灌溉水源充足
C.光照強,晝夜溫差大D.地處背風坡,流沙侵蝕少
【2】當地農事最繁忙的時段是( )
A.2-4月B.5-9月C.9-12月D.12月一次年2月
【3】奇臺縣為改善農業“靠天收”的狀況,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B.開墾荒地,擴大作物種植面積
C.興修水庫,改善灌溉條件D.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翡翠是巖漿巖在高壓條件下經變質而形成的。早期主要是人工在河床上采集翡翠石料(也稱水石),現在則使用大型機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國并被加工、銷售。最近,A國政府提出將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下圖為“A國翡翠主產區及周圍地區示意圖”。
(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推測烏龍河上游“水石”的形成過程。
(2)判斷早期人工在河床上采集翡翠的主要季節,并分析其成因。
(3)有人反對使用大型機械采集“水石”,A國提出將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請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2018年我國甲、乙兩省區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千公頃)比較表,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甲、乙兩省區分別是( )
A.內蒙古、海南B.山東、廣東C.安徽、寧夏D.黑龍江、上海
【2】甲省區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是( )
A.多沼澤地B.水資源不足C.多泥石流D.多臺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齡段人口數量占比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2000年相比,2016年該城市
A. 人口總數減少B. 老齡化加劇
C. 平均年齡減小D. 勞動力增多
【2】影響該城市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增長B. 醫療水平
C. 機械增長D. 生育觀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寧西鐵路是我國跨世紀鐵路建設中一條橫貫東西的鐵路干線,東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經五個省區,總長1075.6千米。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自西向東與寧西鐵路交匯的南北向鐵路干線是( )
A. 焦柳線一京九線一京廣線一浙贛線 B. 焦柳線一京廣線一京九線一京滬線
C. 寶成線一京廣線一京九線一京滬線 D. 隴海線一焦柳線一京廣線一京九線
【2】寧西鐵路建設的重要意義是( )
①改善中西部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②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的發展
③促進沿線地區煤鐵資源的開發④激活全國鐵路網,增強路網的靈活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某山東坡的垂直自然帶譜、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該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外力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
B. 自然帶體現了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C. 影響雪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 甲處的自然帶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2】形成圖中河谷半干旱景觀的主要原因是 ( )
A. 受東南信風影響 B. 盛行下沉氣流
C. 盛行上升氣流 D. 受西北季風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四國人口和紡織行業單位小時工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左圖,可以推測四國的
A. 人口自然增長率B. 少年人口比重
C. 老年人口比重D. 青壯年人口撫養比重
【2】中國東南沿海一家大型紡織企業進行產業轉移,從勞動力角度考慮,最適宜遷移至
A. 孟加拉國B. 越南
C. 印尼D. 印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倫比亞共和國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東通委內瑞拉,東南通巴西,南與秘魯、厄瓜多爾接壤,西北與巴拿馬為鄰?Х葮涠嗌L在海拔為900~2000m的地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4℃,年降水量不少于1500mm,還要有肥沃的土壤,且排水良好。哥倫比亞咖啡口感綿軟、柔滑,被譽為“綠色的金子”,咖啡產區多分布在1200~2000m的安第斯山區,那里終年平均氣溫大約為18℃,年降水量為2000~3000mm,一年四季均有咖啡豆產出?Х榷怪饕N往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2017年哥倫比亞咖啡豆產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1)分析哥倫比亞咖啡樹多分布在安第斯山區的自然原因。
(2)說明哥倫比亞安第斯山咖啡產區全年都是咖啡豆收獲季節的原因。
(3)有學者認為,哥倫比亞政府應擴大咖啡種植面積以搶占國際市場份額,你是否贊成這一觀點?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