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西亞地區材料和圖,回答問題。
材料1 絕對濕度是指在一定溫度時,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份量(gm.),用百分比表示。迪拜夏季(6-10月)酷熱潮濕,絕對濕度高,但全年降雨稀少,年均不足100毫米。
材料2 西亞部分地區城市和石油天然氣分布圖
材料3 石油生成一般要有地質時期良好的生物生長條件,然后沉積環境和儲藏地質條件。
(1)根據材料二分析阿巴斯港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
(2)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迪拜潮濕和降水少的原因。
(3)根據材料三推測西亞石油形成的地質作用過程。
【答案】(1)地理位置優越,海上運輸便利,附近有石油、天然氣資源。
(2)迪拜位于波斯灣沿岸臨海,同時氣溫高,海水大量蒸發,潮濕,終年受副高控制,氣流下沉不易降水。
(3)波斯灣和美素不達米亞平原地質時期為古地中海一部分,副熱帶海域,有利生物生長,后經地殼下沉,有利生物沉積和掩埋。同時位于板塊內部穩定或位于背斜構造,利于儲藏。
【解析】
該題考查城市的區位因素、影響降水的因素、石油形成的地質作用。
(1)阿巴斯是港口城市,形成區位因素是海上運輸便利;發展起來的因素是波斯灣沿岸豐富的石油資源。
(2)迪拜潮濕的原因是位于沿海地區,氣溫高海水蒸發量大;降水少的原因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不易降水。
(3)根據材料3推測西亞地區地質歷史時期,氣候有利生物生長,后地殼下沉,生物被沉積和掩埋,且位于板塊內部地殼穩定利于儲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島國所在島嶼屬大洋海嶺露出水面的部分,島上1/8面積為冰川所覆蓋,素有“冰與火的世界”之稱。自然環境惡劣,但能源豐富,得以發展溫室農業以及多元化的工業,使得該國成為生活品質名列全球前20名之內的國家。結合圖,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該島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瀕臨太平洋和北冰洋
B. 處在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C. 南部海洋性氣候的形成主要受洋流影響
D.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影響該島國城市分布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 地形和氣候 B. 地形和交通
C. 氣候和交通 D. 交通和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在 M、N、P、Q 四點中,海拔可能相同的兩點是
A.M 和 NB.P 和 QC.M 和 QD.M 和 P
【2】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A.299 mB.359 mC.199 mD.509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幼發拉底河89%的流量來自上游。底格里斯河流經巴格達后,所挾帶的泥沙絕大部分不能到達波斯灣。下圖為兩河流域大型水壩分布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幼發拉底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
A. 春夏季B. 夏秋季C. 秋冬季D. 冬春季
【2】底格里斯河流經巴格達后,所挾帶的泥沙絕大部分不能到達波斯灣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庫攔截B. 氣候干旱C. 地勢平坦D. 下滲嚴重
【3】巴格達附近大型水壩分布密集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水量需求B. 水能蘊藏C. 航運需求D. 筑壩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在地理環境中,山脈常常成為一種地理分界線。下列山脈與其地理界線的對應關系中,正確的是
①省區分界線—武夷山—福建省與安徽省
②季風氣候與非季風氣候分界線—太行山
③溫度帶的分界線—秦嶺—暖溫帶和亞熱帶
④地形區分界線—昆侖山—青藏高原與塔里木盆地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2】關于下列山脈兩側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準噶爾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B.②內蒙古高原是我國最平坦的高原
C.③四川盆地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D.④黃土高原是我國黃土分布最多的區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神舟”七號飛船在酒泉(98°E、40°N)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另外,我國還有已建成的西昌(102°E、28°N)、太原(112°E、38°N)以及即將修建的海南文昌(110°E、20°N)衛星發射基地。讀我國四大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四個發射基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酒泉位于②區,年降水量少
B. 西昌位于③區,交通便利
C. 太原位于①區,地形平坦開闊
D. 文昌位于④區,氣溫年較差最大
【2】關于圖中各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區降水豐富,河網密布 B. ②區石油和水能資源豐富
C. ③區以高寒荒漠、高山草甸和灌叢為主 D. ④區海拔低,多屬內流區
【3】由圖中各區的面積和人口可知,人口密度最小的區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圖中①區和④區的分界線是我國的( )
A. 干旱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B. 冬小麥和春小麥的分界線
C. 種植業區和放牧區的分界線 D.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曲線圖”分析回答下面各題。
(1)城市化的標志是__________占__________比重。
(2)圖中表示發達國家的是__________曲線,表示發展中國家的是__________曲線。
(3)發達國家城市化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發展速度__________(快、慢),目前處于城市化____________(初期、中期、后期)階段。20世紀70年代開始,由于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出現了____________現象,大城市中心區______________,中小城鎮則發展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三國演義》中歷史上赤壁之戰中東南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據一些地理學家考證,赤壁在亞洲東部的長江中游地區(今武漢附近)。冬季時,陸地降溫比海洋快,因此在亞洲中部地區常形成冷高壓。這樣在赤壁西面出現了一個高壓脊,并逐漸東移,移動過程中“是夜大霧彌漫,江面上霧氣更濃”,后形成東南風。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高壓移動過程中,“是夜大霧彌漫,江面上霧氣更濃”,與大霧形成有關的是
A. 大氣逆輻射減弱B. 冷暖氣流相遇
C. 地面輻射減弱D. 受地形抬升水汽遇冷
【2】當赤壁地區出現東南風的時候,赤壁地區
A. 被高壓脊控制B. 位于該高壓脊的東部
C. 位于該高壓脊的西部D. 位于高壓中心
【3】該高壓脊過境后,赤壁地區可能
A. 氣溫略有上升B. 風速降低
C. 陰雨連綿D. 氣壓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城市土地利用簡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表示的是_________,其作用有____________等。
(2)若②為批發市場,則圖中甲、乙、丙、丁四處適合建設大型倉儲物流中心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
(3)M處的發電廠搬遷至N處,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