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9年4月22日是世界第40個世界地球日,我國紀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認識地球,保障發展——了解我們的家園深部”。而直接觀察陸殼的“大陸科學鉆探”是伸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是解決人類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災害和環境三大問題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大陸科學鉆探最深的科學井位于江蘇省東海縣毛北村,井深為5 158米。據此回答11~12題。
11.我國科學鉆井的深度位于( )
A.地幔 B.地殼
C.地核 D.軟流層
12.大陸科學鉆探工程的實施,被稱為“伸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類對地球內部結構的研究成果是通過直接觀測得到的
B.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地球內部的認識大多是通過地球物理等間接方法獲得的
C.大陸科學鉆探工程可以揭示整個地球內部的物質組成與結構構造
D.科學鉆探并不能有效地監測某些地震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省建甌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星球,又是太陽系中獨特的一員,她生機勃勃,生活在其上的人類不斷繁衍生息,即將迎來太空時代。請回答問題:
【小題1】以下有關宇宙的說法,錯誤的是
A.宇宙是用時間和空間來表達內涵的 |
B.宇宙是物質的,物質處于難以預料的運動和發展中 |
C.目前,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半徑大約是200億光年 |
D.隨著空間探測技術的發展,人類觀測到的宇宙范圍將不斷擴大 |
A.了解宇宙發展規律,控制其向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 |
B.地球人口過多,向宇宙空間轉移 |
C.研究、認識、開發和利用宇宙環境 |
D.保護地球以外的生命 |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
“數字地球”是繼哥白尼、伽利略日心說和地理大發現之后,人類認識地球的又一次飛躍。如果說20世紀60年代麥克盧漢提出的“地球村”代表了電氣時代對地球的最高認識,那么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數字地球”是“地球村”在電子時代的升華。在這一升華中,從“模擬”到“數字”是一次突變。“數字地球”是一種國家戰略,也是一種技術體系,同時又是一個科學文化概念。它是數字技術和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文化思潮的結晶。“數字地球”是一個居住在因特網上的以“空間智能體”為主要種群的高級生態系統,也即“數字生態系統”。這一“數字生態系統”將在地球生物圈和技術的戰略平衡關系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到目前為止,人類已做到了全天候監控地球,但離控制地球的目標還很遠。在瀕臨失衡的地球上,大自然無情地報復我們,“數字地球”將有助于人類監控地球。
(1)“數字地球”被稱為“人類認識地球的第三次飛躍”,前兩次飛躍的代表事件是?
(2) 簡述“數字地球”所涉及的關鍵技術。
材料中說“數字地球”是一個科學文化概念,對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3)“在瀕臨失衡的地球上,大自然無情地報復我們,‘數字地球’將有助于人類監控地球。”請結合這句話,談一談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福建省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星球,又是太陽系中獨特的一員,她生機勃勃,生活在其上的人類不斷繁衍生息,即將迎來太空時代。請回答問題:
1.以下有關宇宙的說法,錯誤的是
A.宇宙是用時間和空間來表達內涵的
B.宇宙是物質的,物質處于難以預料的運動和發展中
C.目前,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半徑大約是200億光年
D.隨著空間探測技術的發展,人類觀測到的宇宙范圍將不斷擴大
2.人類探索宇宙的目的是
A.了解宇宙發展規律,控制其向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
B.地球人口過多,向宇宙空間轉移
C.研究、認識、開發和利用宇宙環境
D.保護地球以外的生命
3.關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正確敘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它行星上沒有水
②地球上有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存在
③地球上的溫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陽與地球的距離適中是存在生命物質的重要基礎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