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果,正名花紅,又名海業果,是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普遍分布于中國大陸的黃河長江流域和遼寧一帶,生食味似蘋果,變種頗多,可用嫁換、福種、分株等法繁殖,是中國的特有植物。樂都沙果色艷多汁,香酥脆甜,因產于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且果實儲存后肉質疏沙,故而得名“樂都沙果”,其已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樂都沙果主要分布在樂都區境內海拔1850米-2000米之間的河谷地。果樹有隔兩年結果的習性,易落果不耐貯存。樂都沙果遠銷到西寧、蘭州、新疆、寧夏等西北地區。樂都區位于青海省東部湟水河中下游,總面積3050平方千米,境內大部分地區為山區。
(1)分析樂都沙果色艷多汁,香酥脆甜的自然原因。
(2)樂都沙果在我國東部城市中銷售量很小,請分析其原因。
(3)樂都區是否應該擴大樂都沙果種植面積?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
【答案】(1)樂都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沙果生長;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沙果營養物質的積累:海拔高,夏季氣溫相對較低,生長周期長,營養物質積累多:水源充足,水質優良,沙果品質高: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
(2)樂都距離我國東部市場遠,運費高,沙果價格大幅提高:樂都地形復雜種植面積小,且沙果果樹有隔兩年結果的習性,產量小,僅能滿足周邊市場需求:
樂都沙果不耐儲存,不適宜遠距離運輸;我國東部地區果源廣、種類豐富,可選擇性大。
(3)贊成。理由:增加農民收入;利于樂都沙果產業化、規模化;樂都沙果果樹可以保持水土等。
不贊成。理由:破壞自然植被,影響生物多樣性;地形復雜,溝壑縱橫,可種植面積小:果樹隔兩年才結果,經濟效益低。
【解析】(1)農業發展自然條件,主要是地形、氣候、水源、土壤、蟲害等。樂都位于青海湟水中下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沙果生長。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沙果營養物質的積累。海拔高,夏季氣溫相對較低,生長周期長,營養物質積累多。水源充足,水質優良,沙果品質高。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
(2) 樂都位于青海省,距離我國東部市場遠,運費高,沙果價格大幅提高。樂都地形復雜種植面積小,且沙果果樹有隔兩年結果的習性,產量小,僅能滿足周邊市場需求。樂都沙果不耐儲存,不適宜遠距離運輸。我國東部地區果源廣、種類豐富,可選擇性大,沙果的市場需求量小。
(3)從有利角度分析,樂都擴大沙果種植面積,利于增加農民收入。產量增大,利于樂都沙果產業化、規模化。樂都沙果果樹是多年生植物,利于保持水土等。所以贊成。 從不利查持續發展角度分析,擴大沙果種植面積,會破壞自然植被,影響生物多樣性。樂都區位于青海省東部湟水河中下游,境內大部分地區為山區,區域內地形復雜,溝壑縱橫,適宜沙果種植的面積小。果樹隔兩年才結果,經濟效益低。所以不贊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某地區絕大部分地區海拔在4 000米以上。該地區農用地幾乎全部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積約11 172平方千米,分為4、5、6三個等級,分別占可利用草地總數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積約為10 793平方千米,4級優質牧草地已經消失,5級、6級草地分別占當年可利用草地總面積的48.3%和51.7%。
材料二 青海省過去的經濟模式是挖礦、賣原料,把初級產品輸入到東部地區進行加工。鹽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還含有鉀、鎂、鋰、硼等資源。
(1)說出該地區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具體表現。針對該地區的主要環境問題,簡述其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
(2)據下圖說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是什么?并說明該生產模式的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湖7千年來的湖面變遷狀況,該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約95mm,蒸發量1315mm。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圖中最能反映上圖中PQ一線地形剖面的是( )
【2】該湖泊變遷最快的時期是( )
A.距今7000~5700年 B.距今5700~2700年
C.距今7000年~20世紀50年代 D.20世紀50~80年代
【3】 導致該湖7千年來變遷的主要原因有( )
A.氣候變干 B.綠洲萎縮
C.匯水面積減少 D.圍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土壤中排放的 CO2 主要來自生物殘體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類干擾,我國東北某山植被群落發生了逆行演替:紅松闊葉林→闊葉雜木林→白樺林→灌木林→草本。下圖示意該山不同演替階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 CO2 排放通量時間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山植被群落從紅松闊葉林向草本逆行演替過程中
A. 草本物種數逐漸增 B. 植被覆蓋率逐漸下降
C. 地上生物量逐漸減少 D. 群落內光照逐漸減弱
【2】該時段土壤 CO2 排放通量受士壤溫度影響最小的森林群落是
A. 紅松闊葉林 B. 闊葉雜木林 C. 百樺林 D. 灌木林
【3】下列因素中,與圖中土壤 CO2 排放通量的時空變化相關性最小的是
A. 土壤微生物 B. 地下生物量 C. 表層凋落物 D. 土壤含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劃分為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圖主要反映區域的( )
A. 開放性 B. 差異性 C. 整體性 D. 聯系性
【2】據圖中城市化水平的差異,由③→②→①遷移的經濟要素主要是( )
A. 勞動力 B. 礦產資源 C. 能源 D. 資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顯示了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讀圖分析下列各題。
【1】這種關系反映了環境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于( )
A. 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高 B. 對人地關系認識的深化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C. 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 D. 發達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完善
【2】根據這種關系,發展中國家應該認識到( )
A. 環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 后工業化階段,環境問題會自然而然的解決
C. 保護環境至關重要,必須杜絕建設有污染工業
D. 必須采取措施減少或者避免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的市場供應,近幾年除繼續向國際市場供應稀土外,稀土工業產品日趨豐富。上圖為“中國稀土礦分布略圖”,下圖為“中國稀土出口和創匯總額對比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有( )
A. 南方地區是重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區 B. 分布廣且相對集中,中部多北部少
C. 我國西部經濟地帶沒有稀土資源的分布 D. 長江中下游地區沒有該資源的分布
【2】有關我國稀土資源開發利用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進口稀土資源,增加稀土資源儲備 ②合理開采稀土資源,防止生態破壞
③不斷增加稀土出口量和創匯量 ④優化稀土工業結構,提高深加工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甲處沼澤廣布,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坦噶尼喀湖最深處達1470來,是世界第二深水潮。下圖為其部分剖面圖。
(2)簡述坦噶尼喀湖形成的主要過程。
剛果民主共和國鈷儲量大,品位高、開采難度小,是世界最大的鈷礦出口國。中國每年約80%~90%的鈷原料來自于剛果民主共和國,中國企業于2016年5月投資開發該國最大銅鈷礦。
(3)說明剛果民主共和國吸引中國企業投資銅鈷礦開發的優勢條件。
(4)描述圖中鐵路線分布特點,據圖分析金沙薩到馬塔迪客運主要選擇鐵路運輸而不選擇水路運輸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