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題
讀我國東部某河1933年流量過程線圖(它大體反映該河流量變化的多年平均狀況),分析后回答:
(1)該河流量最大值出現在________月,這時期該地區出現了特殊的________天氣,這一天氣現象是由________鋒造成的。
(2)該河位于________流域,河水主要補給來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河流除冬季枯水外,最低水位出現在________月,這是由于________天氣造成的。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同理,某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賴于該產業內部不同行業的優化與升級。這種產業或行業的優化與升級有一定的規律!把阈心J健笔墙沂具@種規律的一種模型。它是指作為“雁頭”的領先地區,在發展新型行業的同時,將本地區的傳統行業逐步轉移到“兩翼”相對落后地區,實現“雁頭”和“兩翼”各自行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我國東部某地區是國內綜合實力較強、制造業較發達的區域。十多年來,甲市作為“雁頭”,帶動了作為“兩翼”的乙、丙兩市制造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讀表,回答6~7題。
行業 層次 | 產值比 重(%) | 甲市 | 乙市 | ||
1998年 | 2006年 | 1998年 | 2006年 | ||
一 | ≥18 | 通信 | |||
二 | 15~18 | 交通 | |||
三 | 12~15 | 紡織 | 交通/ 通信 | ||
四 | 9~12 | 鋼鐵/通 信/紡織 | 交通 | 化學 | 化學/ 鋼鐵 |
五 | 6~9 | 電氣/ 化學 | 鋼鐵/ 電氣 | 通信/ 電氣 | 紡織/ 電氣 |
注:表中交通指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鋼鐵指鋼鐵工業;通信指通信設備制造業;電氣指電氣機械制造業;化學指化學工業;紡織指紡織工業;服裝指服裝制造業。
6.如果某一主導行業比重在一個市下降,而在另一個市比重上升,反映了該行業發生了轉移。讀圖表判斷,沒有在甲、乙之間發生轉移的工業部門是( )
①交通、阡撹F、奂徔棥、芑瘜W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下列關于行業的轉移對兩個城市經濟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促進了甲市產業結構的升級
②使乙市產業發生衰退
③使甲、乙兩市產業結構差異增大
④使甲、乙產業結構趨于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高考地理試題匯編——人文地理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東部某地區圖表資料,回答問題。(15分)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同理,某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賴于該產業內部不同行業的優化與升級.這種產業或行業的優化與升級有一定的規律,“雁行模式”是揭示這種規律的一種模型。它是指作為“雁頭”的領先地區,在發展新型行業的同時.將本地區的傳統行業逐步轉移到“兩翼”相對落后地區,實現“雁頭”和“兩翼”各自行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我國東部基地區是圖內綜合賓力較強.制造業較發達的區域。十多年來,甲市作為“雁頭”,帶動了作為“兩翼”的乙、丙兩市制造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
【小題1】下表顯示,在三市的主導行業中,產值比重均持續上升的行業是____業,持續下降的行業是___業。這一現象說明,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該地區的_____密集型行業比重在持續上升,而____密集型行業比重在持續下降。
我國東部某地區制造業主導行業(比重高于6%)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重變化
【小題2】表格顯示的甲市某一主導行業比重下降,而乙、丙兩市相同行業比重上升,反映了該行業由甲市向另兩市進行的轉移。以鋼鐵工業為例,甲市由l998年的第四層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層次;而接受轉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進入主導行業.2006年上升到第四層次。讀表,再找出一個由甲市轉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導行業,并說明依據。
轉移的行業是_______ 。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雁行模式”認為,當“雁頭”率先進行行業結構升級時,“雁頭”與“兩翼”之間的行業結構差異擴大;當“兩翼”跟隨“雁頭”進行行業升級后,它們之間的行業結構差異則隨之縮小。下圖顯示。該地區制造業結構相似度的變化過程呈現_____特點。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聞的制造業結構相似度變化趨勢表明,這一時期,甲市率先進行_____,甲市與乙,丙兩市行業結構差異______。
【小題4】圖中2004年到2006年該地區制造業結構相似度的變化趨勢,既體現了該地區行業結構調整的臺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業雷同的現象.如果這一現象加劇,會產生哪些問題?結臺所學知識.對此提出改進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山東省淄博市高三3月模擬考試文綜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示意我國東部某山地垂直帶譜,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導致山地兩坡自然帶分布高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熱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2.對該山區植物資源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的主要技術手段是
A.遙感系統? B.全球定位系統??? C.地理信息系統??? D.數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上海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