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媽祖被稱為“海上女神”,民間建造媽祖宮廟供奉媽祖,祈求航海途中平安。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媽祖文化起源于福建省湄洲灣,是當地富有特色的旅游資源,并已成為福建走向世界的旅游名片。媽祖文化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屬的精神財富。下圖示意福建省山脈和媽祖宮廟的分布。
分析福建省的自然地理環境是如何孕育媽祖文化的。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中的“棧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關中通往漢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國最早在懸崖峭壁上開鑿的道路之一。東漢永平年間,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開鑿穿山隧洞。下圖示意褒斜古道線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與“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 風化作用 B. 侵蝕作用 C. 搬運作用 D. 堆積作用
【2】【2】在甲地修路時,古人采取的對策是
A. 沿河成路 B. 陡峻盤旋 C. 嶺橫越埡 D. 險絕而棧
【3】【3】古代褒斜道修通的地理意義是
A. 乙地發展為區域經濟文化中心 B. 方便成都與長安間的錢糧運輸
C. 連接了八百里秦川與四川盆地 D. 增加通往漢中的交通運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英國、阿根廷主要畜牧業(圖中陰影所示)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圖所示農業地域類型為_______________,乙圖所示農業地域類型為_______________ 。
(2)英國每年從阿根廷進口大量______(牛肉或牛奶)。
(3)甲、乙所示農業地域類型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左圖中等溫線分布特點可知,該海區( )
A. 在北半球,A處有暖流經過 B. 在北半球,A處有寒流經過
C. 在南半球,A處有暖流經過 D. 在南半球,A處有寒流經過
【2】A洋流可能出現在右圖中( )
A. 甲處 B. 乙處 C. 丙處 D. 丁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衰退性產業轉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較優勢產業的外移;擴張性產業轉移是指產業在其原地區仍然屬于成長性產業,主要為了占領外部市場、擴大產業規模而進行的空間的主動移動。下圖是某產業在某地區生產成本和利潤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產業在本地利潤水平下降最快的時間及原因,正確的說法是
A. ①—②期間,生產成本迅速上升 B. ①—②期間,市場競爭加劇
C. ③—④期間,生產成本迅速上升 D. ③—④期間,市場競爭加劇
【2】該地生產成本主要隨本地經濟發展而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地價上升 ②勞動力價格上漲 ③輸入的原材料價格上漲 ④協作條件變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該產業在本地出現明顯“衰退性”產業轉移的時間最可能是
A. ①以前 B. ①②之間 C. ②以后 D. ④以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填埋場中垃圾本身合有的水分和進入填埋場的雨雪水等水分經歷垃圾層而形成的一種高濃度廢水。未經處理的滲濾液可污染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土壤,并可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的健康。下圖示意我國南方某垃圾填埋場剖面。
分析該垃圾填埋場采取的工程措施在滲濾液控制方面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第二條西氣東輸管線從新疆輸送主要來自中亞的天然氣,以滿足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能源需求。西氣東輸二線干線管道設計輸氣規模300億立方米/年,于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氣,途經13個省區市。管道主供氣源為引進中亞國家的天然氣,國內氣源作為備用氣源。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西氣東輸二線方案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拓展我國能源進口渠道 ②減輕京津唐地區的酸雨污染
③進一步優化東部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 ④改善東部供氣區的大氣環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西氣東輸二線管道主供氣源主要來自中亞的哪些國家?( )
A. 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
B. 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C. 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D. 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3】下列關于對沿線13個省區市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使西部地區脆弱的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②帶動沿線經濟的發展
③增加就業機會 ④有利于逐步縮小東、西部地區差距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人口遷移率是指遷移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遷入為正,遷出為負。下圖為“某地區人口遷移率與自然增長率曲線圖”。
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所示地區人口數量最多的時間大約出現在
A. 1970年B. 1990年C. 2005年D. 2010年
【2】造成該地區遷移率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勞動密集型企業外遷B. 當地人口大規模遷出
C. 生態環境明顯惡化D. 高素質人才流失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近日央視熱播的《綠水青山看中國》第2集中,介紹了“壺口瀑布在寒冬季節,卻是令一番景象,兩側巖壁上結滿品瑩的冰掛,層層疊疊,倒懸的冰柱最長可達十幾米”冰掛是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飽和水汽遇冷附著于地面物體凝結而成。讀下圖“黃河壹口瀑布位置”,回答下面小題。
【1】黃河壺口瀑布的冰掛美景形成的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冬季水溫低,飛濺的浪花在兩岸的巖石上凝結而成
B. 地處河谷,風力強勁,利于水汽凝結成冰掛
C. 黃河中游氣溫持續下降,瀑布傾瀉而下,冒起的水霧迅速凍結而成冰掛
D. 白天氣溫回升,水汽大量蒸發,在兩岸的巖石和護欄上凝結成冰掛
【2】近年來,黃河中游的水士保持工程使“黃河水變清了”,可能帶米的影響是
A. 黃河三角洲面積減小 B. 全流域生物多樣性減少
C. 中下游地下水位上升 D. 下游地區土壤肥力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