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1+1輕巧奪冠·優化訓練·高中地理必修3(中國地圖版) 中國地圖版 題型:013
日本經濟發展中最顯著的特點是
農牧業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
自然資源貧乏,本國市場狹小,嚴重依賴國際市場
日本海沿岸自然條件優越,是工業主要分布地帶
日本工業發展所需鐵礦石主要來自東南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吉林省延吉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東亞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島國。回答下列各題。
1.東亞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是 ( )
A. 地跨寒、溫、熱三帶 B.終年受東北信風影響
C.地形復雜多樣 D.亞洲與太平洋海陸熱力差異顯著
2.下面對日本的正確敘述是( )
①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土山,位于四國島
②日本最著名的海港是橫濱和京都
③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較多
④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條件是國內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技水平,優良的港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關于日本農業的正確敘述是( )
①農民多采用大型農業機械 ②精耕細作,單產很高
③側重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④小麥、玉米是主要農作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關于日本從發展中國家大量進口一次性筷子的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
A.日本政府和公民環境意識強 B.日本工人工資高,生產一次性筷子的經濟效益差
C.日本無森林資源 D.生產一次性筷子的工業是勞動密集型工業
5.關于日本和新加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日本和新加坡都利用了本國的有利條件迅速發展經濟
B.兩國都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和海上航運
C. 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漁場——北海漁場
D.旅游業收入是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自然災害危害地域差異顯著,請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1960年5月22日,智利發生了一次震級為里氏9.5級的特大地震。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浪高最高可達25米,波及太平洋東西兩岸。其中推起的10多米高的浪墻,使距之一萬多千米的日本太平洋沿岸遭受巨大損失,而在受其影響的國家中,中國沿海遭受的海嘯襲擊是最小的,這除我國比日本等國距離震區較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從我國的海域特點考慮)
(2)據報載,在那次地震及引發的海嘯中,智利臨近地區損失慘重,但未殃及外國游客,原因是該國的旅游業欠發達,來該國的游客較少。試從市場距離、交通位置及經濟發展方面分析該地區旅游業欠發達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