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是中亞部分地區示意圖,B城為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2012年11月22日,以“未來的能源”的主題贏得了2017年世博會舉辦權。
(1)中亞地區具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列舉兩種類型,并分析其資源豐富的原因。
(2)圖中A地出產的蘋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點,采摘上市時間較晚,嚴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凍期以后上市。說明氣候條件對A地蘋果生產的有利影響。
(3)圖中C地區欲大力發展棉花種植業,你是否贊成,請說明理由。
【答案】(1)太陽能:深居內陸,降水少,晴天多,夏季日照時間長;風能:距離亞洲高壓近(或受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氣流影響),風力大;水能:東南部山地降水及高山冰雪融水,水量較大,地形起伏,落差大。
(2)該地晴天多,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采摘時間晚,蘋果生長周期長,有利于糖分積累。
(3)贊成的理由:該地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生產的棉花品質好;多晴天,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長和采摘;有河流(阿姆河)流經,灌溉水源豐富;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坦開闊;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經濟不發達,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低;國際市場對棉花的需求量大,市場廣闊。(答案合理即可得3分。)
不贊成的理由:深居內陸,降水少,水資源不足;過度引水易造成河流下游水量減少,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易引起土地次生鹽堿化。
【解析】
本題考查了中亞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和農業生產的區位條件,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滲透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等學科核心素養。
(1)該小題考查了中亞的自然環境對可再生能源的影響,結合材料信息和已學知識,中亞深居內陸,降水少,晴天多,夏季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豐富;距離亞洲高壓近,地勢較為平坦,風力大,風能資源豐富;東南部山地降水及高山冰雪融水,水量較大,地形起伏,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2)結合材料“蘋果采摘上市時間較晚,嚴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凍期以后上市”,該地區氣候干旱,云量少,所以晴天日數多,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又因為位于中緯地區,熱量較充足,嚴格控制蘋果上市時間,使蘋果生長期長,利于養分積累。
(3)該小題屬于辨析評價類問題,兩種觀點皆可分析。贊同可從中亞發展棉花種植業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影響的角度分析,中亞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生產的棉花品質好;多晴天,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長和采摘;有河流(阿姆河)流經,灌溉水源豐富;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坦開闊;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經濟不發達,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低;國際市場對棉花的需求量大,市場廣闊。不贊同可從中亞發展棉花種植業的不利條件和不利影響的角度分析,深居內陸,降水少,水資源不足;過度引水易造成河流下游水量減少,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易引起土地次生鹽堿化。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組世界區域地圖,根據所學知識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乙兩地發展種植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 )
A.土壤、水源B.光熱、降水C.風向、地勢D.地形、河流
【2】從甲國最大港口(鹿特丹)至上海港,沿最短海上航線所經過的海峽依次是下圖中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乘車從蘭州到重慶,可看到沿途特別是秦嶺植被景觀變化明顯。從秦嶺笫二高峰鰲山(海拔 3475m)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m)的戶外徒步線路——鰲太線,以山水形勝而出名。但其積雪多、難度大、危險性高對戶外愛好者提出挑戰,尤其以被稱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難,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圖示意“石海”景觀與秦嶺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
讀下圖,完成 以下各題。
【1】從蘭州到重慶,可看到秦嶺南北自然植被類型差異顯著,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A.地形B.土壤C.水分D.熱量
【2】推測“石海”出現在山體的位置是( )
A.高山灌叢草甸之上
B.落葉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之間
C.落葉闊葉林之下
D.針闊混交林與高山灌叢草甸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大豆屬于高蛋白植物。我國是世界上大豆的主要消費國,國內對大豆的消費需求主要集中在飼料、壓榨、種用和食用等方面,消費量居世界首位,但我國本土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 均較低,遠遠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對外依存度較高,美國、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下圖為我國大豆產區分布示意圖。
(1)推測我國本土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較低的原因。
(2)分析大量從國外進口大豆對我國的影響。
(3)針對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較高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亞地區略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的地理位置優越,處于
A.第一亞歐大陸橋沿線B.第二亞歐大陸橋沿線
C.“海上絲綢之路”沿線D.“世界十字路口”位置
【2】甲地發展種植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技術水平較低下B.經濟落后投入少C.水資源嚴重不足D.水土流失較嚴重
【3】乙地主要發展
A.灌溉農業B.壩子農業C.山地畜牧業D.草原畜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年12月6日,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連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鐵客運專線正式開通,讓“蜀道難”成了歷史。
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西成高鐵穿越了
A.地勢第二、第三階梯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C.濕潤區與半濕潤區D.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2】西成高速鐵路線通車,對其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是
A.帶動沿線地區的旅游業發展B.推動了成都附近區域的產業結構升級
C.促進區域間物資調配和經濟協同發展D.利于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
【3】2018 年春節期間,某游客從西安到成都沿途看到的傳統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
A.南段居民喜面食,北段居民偏麻辣B.南段賞變臉藝術,北段看民間皮影
C.南段有棉紡布藝,北段多絲織錦繡D.南段多為半坡房,北段可見尖頂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位于松嫩平原的西部,境內水城廣闊,湖沼 遍地,這里有我國外流區中的三大內流區之一的白城內流區。湖沼地區蘆葦叢生,是水鳥的家園。人們種田放牧,常年開采利用地下水。通過數十年的辛勤耕耘,原來的低洼易澇地、鹽堿地、棄耕地得到了很好的改良治理。如今,該地又發展了水稻種植,將大量的草原濕地開墾成了大片田地。
材料二:白城市區城簡圖。
(1)簡析白城內流區的成因。
(2)簡述白城水稻品質優良的原因。
(3)簡述白城湖沼濕地面積不斷萎縮,對鳥類產生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率分別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的重要指標。下面為近年來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率與全國平均值之比的統計圖,圖中X軸表示人均GDP增長率與全國平均值之比,Y軸表示人均GDP與全國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號中的數值為其萬元產值能耗,全國平均值為0.74(單位:噸標準煤/萬元)。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五省市經濟發展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山西經濟發展水平高于湖北B.廣西經濟發展速度低于全國
C.湖北經濟發展水平高于江蘇D.上海經濟發展速度低于江蘇
【2】從萬元產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應優化工業結構以降低能耗
B.廣西最低,應承接東部地區高耗能工業
C.上海和江蘇較低,應大力發展重型工業
D.湖北較高,應發展資源密集型工業以降低能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隨著光伏發電用地需求的激增,一些天然湖泊和濕地成為光伏陣列的集結之地。下圖為江蘇鹽城滇海濕地一帶的“風光漁互補產業,上有風力發電、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產養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風光漁”互補產業主要利用的自然資源按資源的自然屬性分屬于
A.水資源B.氣候資源
C.非可再生資源D.可再生資源
【2】“風光漁”互補產業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正確的是
①提高水面溫度②使鳥類減少棲息地③減少大氣污染④增加大氣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