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河套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00~300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約為2 000毫米,農業灌溉僅靠黃河過境水源,農業生產歷史悠久,享有“塞外米糧川”的美譽。
材料二 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略圖,其中餅狀圖為部分城市的工業結構。鄂爾多斯羊絨制品的年產銷能力達到1 000萬件以上,占全國的40%和世界的30%,產品品質、市場占有率、銷售收入、出口創匯等連續十五年穩居我國絨紡行業第一位。
(1)鄂爾多斯的羊絨制品廠屬于 指向型工業,簡析鄂爾多斯羊絨制品在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優勢。
(2)與鄂爾多斯相比,簡述呼和浩特工業結構具有的共同特點及突出差異。
(3)促進河套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 ,圍繞灌溉水資源緊張問題,可以采取的有效途徑主要有哪些?
(4)分別說出甲、乙兩地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分析其形成過程中的氣候條件差異。
【答案】(1)原料 產品質量高;產品種類多;成本較低,價格優勢。
(2)都在原料和能源基礎上,發展了能源工業、化學工業和紡織工業;與鄂爾多斯相比,呼和浩特工業結構比較多樣,電子信息工業等新興工業占有一定比重。
(3)農業技術 改進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改良、培育抗旱農作物品種;節約用水。
(4)甲地主要是水土流失,甲地處半濕潤地區,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蝕作用強;乙地主要是土地荒漠化,乙地處干旱地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多大風天氣,風力侵蝕作用強。
【解析】(l)鄂爾多斯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草場資源豐富,有利于發展畜牧業,羊絨制品原料豐富;
(2)通過工業結構圖可比較兩地的共同特點為在原料基礎上發展了能源工業、化學工業和紡織工業,呼和浩特更多地發展了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3)河套平原農業發展主要依賴于黃河水的灌溉,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是做好水資源的保護工作;
(4)甲地位于黃土高原,主要的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乙地位于內蒙占高原,氣候干早,土地荒漠化現象突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工業城市工業發展規劃圖,計劃在圖中四個區位布局四種不同污染類型的工廠。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工業屬于乙類工廠的是( )
A.化工廠、煉油廠
B.電鍍廠、皮革廠
C.發電廠、釀造廠
D.造紙廠、水泥廠
(2)下列有關圖中工業規劃的區位選擇的敘述,正確的有( )
A.③處各類都可以
B.④處各類都可以
C.①處可布局乙類,也可布局丙類
D.②處布局丁類,也可布局乙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四個國家不同年齡段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b、c、d四個國家中,人口增長最快的是( )
A.a
B.b
C.c
D.d
(2)為了實現人口可持續發展,圖中國家c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實行計劃生育
B.鼓勵生育
C.大量引進廉價勞動力
D.鼓勵人員出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世界某區域略圖。
材料二:埃及開羅的氣候資料。
開羅氣候資料(北緯30.1",東經31.40,海拔64米)
(1)開羅的氣候特征是____,其對應的氣候類型屬于________。(2分)
(2)沙特阿拉伯石油資源豐富,受_____、_____等_____、_____因素影響,大量外籍工人遷入該國。(2分)
(3)甲為_______________運河,是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未來乙海域的面積將不斷擴大,主要是因為__________。
(4)丙所在的陰影區域,與南部相比,北部地區降水較_____(多或少),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
(5)從外力作用的角度簡述尼羅河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面對工業化不斷發展、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現狀,圖示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將糧食用地全部轉變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 ②治理環境污染,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③大量施用化肥和低殘留農藥,提高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 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延長產業鏈,實現農產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甲圖中S市由制造業中心向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發展,帶動了周邊地區的城市化進程,其帶動作用表現在( )
①產業結構調整,使某些制造業向周邊地區轉移,促進了周邊地區工業化; ②周邊地區的工業化,帶來周邊地區的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貿易的發展,對周邊地區影響不大; ④交通線路向周邊延伸,阻礙了城鄉交流,拉大城鄉差距; ⑤周邊地區的工業發展,促進了農業用地向非農業用地的轉化;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呈東北—西南走向,又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分界線的山脈是
A. 大興安嶺 B. 天山 C. 昆侖山 D. 太行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瓦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海拔3226米,頂部平坦,四周絕壁數千尺,為我國“桌狀山”的典型代表。大瓦山山體分為兩層,上部為玄武巖,下部為石灰巖,峭壁之上二者顏色差異分明,蔚為壯觀。下列表示圖中“桌狀山”形成過程正確的是
A. 沉積作用、固結成巖、斷裂上升、巖漿活動
B. 沉積作用、固結成巖、巖漿活動、斷裂上升
C. 巖漿活動、侵蝕作用、固結成巖、沉積作用
D. 巖漿活動、斷裂上升、侵蝕作用、沉積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倒掛”是指外來人口數量超過本地居民數量(戶籍人口數)的現象。下圖中,上海市Q區(陰影區域)成為主要外來人員遷入地之一,且遷入人員以低學歷青壯年為主,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海市的人口倒掛區( )
A.主要為高檔住宅集中區
B.主要為中心商務區
C.主要為高科技產業園區
D.加工業和制造業發展迅速
(2)上海市出現人口倒掛現象,表明該市( )
A.人口自然增長率升高
B.環境承載力逐漸縮小
C.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
D.城市化進程開始起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