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京津冀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簡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京津冀地區相比,珠江三角洲發展經濟最突出的優勢是( )
A. 科技力量雄厚B. 水陸交通便利C. 礦產資源豐富D. 毗鄰港澳,多僑鄉
【2】關于圖中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地區的主要經濟支柱是旅游博彩業
B. 北京東臨渤海,珠江三角洲南臨南海
C. 雄安新區的建沒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D. 第24屆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在北京舉行,這體現了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的職能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該工程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km,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組合的方案(左圖),右圖為港珠澳大橋景觀圖。
據此完下面小題。
【1】推測工程中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建設成本
B.保護海洋生物
C.避免破壞景觀
D.保證主航道的通行能力
【2】珠港澳大橋修建成曲線而不是直線的原因是
A.更全方位觀賞海景
B.對貨物的載重限制較小
C.有彎度更穩定
D.提高通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日本的位置和主要工業中心分布示意圖,山脈河流示意圖。
材料二:日本河流眾多,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區年降水量多達3000毫米,而面臨日本海的地區與瀨戶內海沿岸地區年降水量較少。
材料三:日本進口的主要工業原料所占百分比及主要工業產品占世界市場百分比
主要工業原料 | 石油 | 天然氣 | 煤炭 | 鐵礦石 | 銅礦石 | 棉花 |
進口比例(%) | 99.7 | 96.4 | 95.2 | 100 | 100 | 100 |
主要工業產品 | 小汽車 | 船舶 | 摩托車 | 車床 | 照相機 | 合成纖維 |
占世界市場比例(%) | 43.1 | 72.6 | 78.1 | 57.2 | 87.0 | 48.7 |
(1)根據材料一,從緯度和海陸位置兩個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點:緯度位置_________,海陸位置_______。
(2)根據材料一,寫出主要工業區:①_______,②_______;島嶼:A_______,B_______。
(3)根據材料一說明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這樣分布的原因是______。
(4)日本最大的漁場是______。它是由____暖流和___寒流在此相匯形成的。
(5)日本多地震是由于地處____板塊與____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6)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徑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_____。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水資源卻顯得較為緊張,原因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行業分工指數可大致衡量區域分工的程度。指數值越高,兩地區的行業差異性越大,反之則兩地區產業相同性越大。讀表完成下題。
【1】與北京產業結構最為相似的省級行政區是
A. 天津 B. 河北 C. 山東 D. 遼寧
【2】1997—2001年,分工指數的變化說明環渤海地區
A. 專業化分工進一步加強 B. 產業結構趨于一致
C. 經濟發展速度都在加快 D. 內部競爭更加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地坑院(右下圖)是窯洞的一種,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陜縣曾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地坑窯院文化之鄉”。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陜縣所在的省是( )
A. 河南省B. 山東省C. 安徽省D. 山西省
【2】這種民居反映了當地突出的地理環境特點是( )
A. 黃土層深厚,且有直立性B. 溫帶大陸性氣候,缺少木材
C. 長冬無夏,氣溫年較差小D. 地處西北地區,降水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晝長季節變化圖”,回答下列小題。
【1】該圖反映的地點是( )
A.北極圈B.北極點C.南極點D.南極圈
【2】下列日照圖所示日期與上圖中B點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圖中陰影處表示黑夜)(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中部某省三次產業就業比重變化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該省經濟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隨著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三次產業就業比重均明顯增大
B. 隨著城鎮化速度加快,第三產業就業比重增幅較大
C. 由于農民工向沿海地區流動,第一產業就業比重迅速減小
D. 隨著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該省第二產業就業人口迅速增加
【2】為推動該省經濟發展,提高就業水平,應積極發展( )
A. 現代服務業
B.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C. 技術導向型工業
D. 動力導向型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經濟活動空間移動加劇,至2002年止,東亞和東南亞從經濟全球化中受益最大,其地區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長最快。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制造業產值的分布變化呈現出
A. 發達國家制造業產值持續下降
B. 全球制造業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C. 發展中國家制造業產值持續下降
D. 全球制造業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移
【2】東亞、東南亞地區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長最快的主要產業最有可能是
A. 紡織工業
B. 鋼鐵工業
C. 信息產業
D. 石油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示意圖,完成問題。
【1】成都某校學生沿鐵路經寶雞,蘭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現的地帶性植被類型是
A. 落葉闊葉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常綠闊葉林、針葉林、荒漠草原、草原
C. 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草甸、荒漠
D. 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草原、荒漠
【2】2011年11月4日,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酒泉啟動建設,該地建風電基地的有利條件有
①可利用周圍未利用的土地
②距冬季風源地近,風力強勁
③人口眾多,經濟發達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