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通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相連,洞里薩河的流向隨季節變化發生改變。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給該地帶來降水的主要是( )
A. 東南季風 B. 西南季風
C. 赤道低壓 D. 東南信風
【2】下列有關洞里薩河流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5~9月向南流
B. 5~9月向北流
C. 10~次年6月向北流
D. 10~次年4月向北流
【3】圖中所示山嶺是由( )
A. 背斜形成的 B. 向斜形成的
C. 巖漿噴發形成的 D. 斷層形成的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
(1)甲、乙兩地的地質構造是:甲 ,乙 。(
(2)甲、乙兩地頂部缺失的原因是 ,上覆巖層的形成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如果要尋找油氣資源,最好在 處找;如果要尋找地下水,最好在 處找。
在圖中建一條東西向的隧道,甲、乙兩處應選擇 處,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扎日南木錯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高寒草原地帶,湖水蔚藍,透明度好,但水生生物少,只在湖體局部淺水區有茂密的水草和藻類生長。如圖為扎日南木錯等深線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湖
A. 為淡水湖 B. 東西最長距離可達80km
C. 最可能為構造斷陷湖 D. 甲河在入湖河流中輸沙量最大
【2】最可能有水禽覓食的水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清代臺灣島西北部地區聚落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所示臺灣島西北部地區的各河流上游河段,最常見的河流地貌是( )
A. 峽谷 B. 三角洲
C. 河漫灘平原 D. 沙丘
【2】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 )
A. 山地區和丘陵區 B. 平原區和臺地區
C. 丘陵區和平原區 D. 臺地區和山地區
【3】到清代中期,開拓聚落的重點是( )
A. 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區進入丘陵區
B. 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區進入臺地區
C. 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臺地區,并沿著河谷上游進入山地區
D. 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區,并沿著河谷上游進入山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人在裸露的紅粘土上進行人工降雨試驗,不同坡度與土壤沖刷量關系結果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紅壤分布區夏季最易發生的生態問題是( )
A.土壤鹽堿化
B.水土流失
C.過渡墾殖
D.土地荒漠化
(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較小)的地區合理利用的方式是( )
A.修建梯田
B.退耕還林
C.退耕還牧
D.禁止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霧大多是因為暖濕空氣流經較冷表面(寒流)被冷卻飽和而形成;寒、暖流交匯處往往具備這樣的大氣環流條件,很容易形成海霧,讀日本附近海域示意圖,回答問題。
(1)說出②海域容易出現海霧的理由。
(2)簡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3)圖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漁場,試分析該漁場形成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某氣壓場受力平衡時的風向圖”(圖中氣壓單位為百帕)。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箭頭分別代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和風向的字母依次是
A. abcd B. abdc C. badc D. cbad
【2】關于此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水平氣壓梯度力總是從高壓區指向低壓區,它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
B. 地轉偏向力既影響風向又影響風速
C. 此圖位于北半球
D.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風向與等壓線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甲、乙、丙、丁四地氣候統計圖。回答下列各題。
(1)四地中與北京地區氣候類型相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關于四地氣候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丙兩地氣候類型相同
B.丙地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C.丁地氣候特征為全年高溫多雨
D.乙地所屬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