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般情況下空氣的密度與氣溫、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下圖示意北半球中緯某區域的地形和8時氣溫狀況剖面,高空自西向東的氣流速度約20千米/時。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此時甲、乙、丙三地的大氣垂直狀況相比較
A.甲地比乙地穩定
B.乙地對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穩定
D.丙地最穩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氣溫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
C.丙地刮起東北風 D.甲地出現強勁的偏南風
【3】該區域可能位于
A.東南丘陵 B.內蒙古高原 C.華北平原 D.黃土高原
【答案】
【1】D
【2】B
【3】A
【解析】
試題分析:
【1】讀圖,根據甲、乙、丙三地的大氣垂直狀況分析,此時甲地等溫線較密集,溫差比乙地大,氣流下降速度快,不穩定,A錯。乙地是湖泊,氣流是上升狀態,氣溫變化幅度小,對流較弱,B錯。乙地比丙地的溫差略大,不如丙地穩定,C錯。丙地溫差最小 ,最穩定,D對。
【2】讀圖,8時甲地垂直溫差最大,說明氣流位于甲地上空。以20千米/小時的速度愛他去,正午前后移到乙地,期間甲地氣溫變化不大,A錯。乙地受該氣流影響,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B對。氣流運動方向是自西向東,到丙地可能偏轉成西北風,C錯。甲地可能出現強勁的偏西風,D錯。
【3】讀圖,該區域海拔高度約500米,地形起伏較大,且有湖泊分布,丙地盛行西北風時,近地面氣溫仍較高,可能位于東南丘陵,A對。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盛行西北風時,氣溫在0℃以下,B、C、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伴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東部許多企業紛紛到中西部設廠發展,下列屬于此現象成因的是
①優惠的政策條件
②東部地區出現資源供求緊張,地價上升
③中西部優越的自然環境
④中西部豐富的自然資源條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造成我國大部分地區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②生活垃圾,家庭爐灶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00年至2010年中國人口增長幅度圖,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我國各省份中,屬于高速增長的省份是( )
A. 川、陜、藏、青 B. 臺、滬、京、渝
C. 甘、鄂、渝、川 D. 藏、寧、滬、粵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口低速增長省份均屬于東部沿海地區
B. 人口負增長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
C. 人口的負增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就業壓力
D. 人口高速增長省份均屬于經濟發達地區
【3】圖中甲地區20世紀80年代后工業化、城市化較快的關鍵因素是( )
A.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B. 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
C. 良好的區位 D. 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臺灣島城市發展過程示意圖(圖中圓點的大小代表城市規模),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1950年到1989年,該地區城市發展特征是( )
①西部快于東部 ②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增加快,中小城市增加慢
③從分散到集中,出現城市群 ④中部地區城市發展慢是由于河流下游斷流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圖中大河的河口處均沒有形成大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A.易發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B.氣候濕熱
C.泥沙淤積,不利于建港口 D.河流短促湍急,航運條件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70年代末,一位英國人寫道:“一個重慶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辦洋貨,他可以到一個錢莊……押借一筆款項,……(然后)將訂貨單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錢莊經理也通知與他有關系的上海錢莊或其分莊,由后者向洋行活其中國的代理人處付予這筆款項。”由此可見
A.洋貨大量向內地傾銷
B.中英貿易迅速發展
C.商業活動離不開錢莊的支持
D.錢莊在商業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省(市、區)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相關數據,回答下列各題。
【1】表中a、b、c、d四省區排列可能是( )
A. 浙江 西藏 上海 江西 B. 西藏 浙江 江西 上海
C. 江西 上海 西藏 浙江 D. 上海 江西 浙江 西藏
【2】關于北京人口數據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次人口普查數據變化,養老行業受影響最大
B. 人口增長率高,主要是人口出生率高
C. 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受經濟發展的影響
D. 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人口遷移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 描述圖示地區地形特征。
(2) 圖中A處的地形名稱是 。其頂部海拔可能為( )。(選擇填空)
A.269米 | B.379米 | C.489米 | D.599米 |
(3) 圖中a,b兩條支流,水流較湍急的是 ,說明判斷理由。
(4) 評價圖示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
(5) 圖中居民點的分布有何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東北部分地區多年平均雪期(從初雪日到次年終雪日的天數)的空間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間分布的變化規律和主要影響因素,對應正確的是( )
A.由南向北雪期變長——海陸位置 B.由南向北雪期變長——緯度因素
C.由南向北雪期變短——地形因素 D.由南向北雪期變短——海陸位置
【2】關于圖示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地形以山地為主 B.紅土廣布,土壤肥沃
C.每年春秋季節農業易受低溫凍害影響 D.農作物可以一年兩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