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和部分國家乘用車普及率”圖,回答下列各題。
【1】跨國公司最有可能把汽車組裝廠設置在的國家及其對應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
A.中國 日本 ——有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
B.印度 美國 ——技術條件好
C.中國 印度 ——消費市場龐大
D.中國 德國 ——人文環境優越
【2】此次產業轉移對遷入地的影響是 ( )
A.對遷入地而言一定會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B.產業轉入可以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
C.改變了遷入地的區域經濟結構,但不會改變區域的地理景觀
D.刺激了居民消費,削弱了該地區的經濟實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三個城市近年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狀況。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三個城市近郊地區人口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中心地區環境質量差②近郊現代農業的興起③近郊大型工業的飛速發展④城市交通的迅速發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以下有關三個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三個城市出現了人口老齡化趨勢 ②甲城市近郊區人口增長率高于其他兩個城市 ③圖示變化緩解了城市中心地區的人口壓力④近郊區基礎設施的改善是產生圖示變化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某城鎮周圍農業布局示意圖”,回答下列各問題。
【1】若上圖所示地區位于東北平原北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①以種植冬小麥為主 B. ②應大力發展乳畜業
C. ③利于發展蔬菜種植 D. ④最適宜種植果樹
【2】若上圖所示地區位于華北地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城鎮適宜發展油菜加工工業
B. 洪澇、鹽堿、伏旱是該地區發展農業的三大障礙
C. 平原地區夏季光熱充足,利于棉花生長
D. 內河航運是該地區主要的運輸方式
【3】若上圖所示地區位于東南沿海地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①地以種植水稻為主
B. 耕作制度為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C. ④地可以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
D. ②③兩地發展城郊農業條件優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位于哈薩克與烏茲別克交界的咸海曾為世界第4大湖,面積6.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半個英格蘭大,但過去50年來水量已減少90%。2010年4月5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巡視過咸海后,形容是“最震撼的環境災難之一”,呼吁中亞各國領導人合作解決問題。
材料2:衛星圖像顯示咸海面積不斷萎縮。
材料3: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發生幾十次的“白風暴”(因沙塵中含有大量鹽塵)使咸海附近的環境“白色荒漠化”,導致了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
(1)分析咸海面積縮小、水量急劇減少的自然和人為原因___________。
(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咸海面積萎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___________。
(3)分析“白風暴”中鹽塵的主要來源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古“絲綢之路”重要通道沙雅縣(如下圖),地域遼闊,面積約3.2萬平方千米。塔里木河自西向東在沙雅縣中部偏北橫貫全縣,將本縣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渭干河沖積扇平原和塔里木河谷平原,為沙雅縣的農業及人口聚居的地方,約占總面積的19.6%;南部為沙漠,約占總面積的80.4%。沙雅縣境內塔里木河兩岸保存有最完整的、世界最大的“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沙漠英雄樹——胡楊林,如今正面臨面積銳減、碎片化趨勢嚴重和質量下降等問題。
(1)指出導致沙雅縣胡楊林面積減小、碎片化嚴重及質量下降的原因。
(2)你是否贊同該縣實施退耕還林,解決日益凸顯的荒漠化問題。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2016年2月23日新華社報道,中國首都北京正在研究打造“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以達到改善城市環境的目的。下圖示意北京主要通風廊道分布。
推測通風廊道的組成,并分析其對城市環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生產與銷售情況。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階段Ⅰ,該地區企業生產特點有
①專業分工程度低 ②總體生產能力強 ③各企業分工協作 ④企業之間聯系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與階段Ⅰ相比,階段Ⅱ的企業發展優勢是
①環境污染減輕 ②資源利用率提高 ③規模效益增強
④內部交易成本降低 ⑤原料渠道拓寬 ⑥市場競爭力增強
A. ①②⑥ B. ③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