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東部地區,是青海省重要的農業基地,屬河谷農業,糧食作物主要為小麥、青稞,油料作物主要為油菜,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1】關于湟水谷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
①谷地海拔較低,光熱資源較豐富②降水較多,為農業 發展提供了水源③地形平坦,土層較深厚
④土壤較肥沃,農作物二年三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2】關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全國油菜種植區中,花期較遲
B. 由于谷地緯度大致相當,花期基本一致
C. 從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漸推遲
D. 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為每年的4-5月
【答案】
【1】【1】C
【2】【2】A
【解析】試題分析:
【1】【1】該區域屬于高山高原氣候,降水較少,河流為農業發展提供灌溉水源;由于該區域海拔高,熱量不足,農作物只能滿足一年一熟,故排除②④;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氣稀薄,由于谷地地區海拔較低,光熱資源相對較豐富;河谷地帶地形平坦,土層較深厚,故選項C正確。
【2】【2】湟水谷地呈西北—東南走向,南北跨緯度較大,花期相差較大,湟水下游谷地緯度較低,氣溫升高較早,所以花期早,湟水上游谷地緯度較高,氣溫升高晚,花期晚,所以從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漸提前,故排除選項B、C;由于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氣溫低,在全國油菜種植區中,花期較遲,大約在夏季;故選項A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近年來積極采取包括發展新能源在內的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木薯是喜高溫、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質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產燃料乙醇1噸需要消耗鮮木薯約7.5噸。下圖是某省級行政區年均溫分布圖,讀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所示區域最適宜種植木薯的地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與化石能源相比,種植木薯、發展木薯燃料乙醇的優點是
A. 節約土地資源 B. 原料有可再生性
C. 減少原料運輸量 D. 原料適宜長期儲存
【3】該區域地勢總體特征是
A. 西北高東南低 B. 東高西低
C. 中間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以及印度礦產資源、黃麻和工業的分布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目前印度人口已經超過10億,僅次于中國,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印度的人均耕地逐年下降,1960年為0.21公項,1999年已成為0.10公頃,減少了一半還多。預計到2050年,人均耕地只有0.07公項。40年來,印度的糧食總產量增長了2倍,但人均糧食增長量只有35%。
材料二:印度礦產資源、棉花、黃麻和工業的分布圖
(1)從材料可以看出,目前印度在人口、耕地、糧食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銳,主要表現是什么?
(2)除印度以外,你還知道亞洲的哪些國家人口超過1億。(至少寫出3個)
(3)分析班加羅爾發展高新技術工業的優越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華北平原某城示意圖(下左圖)及該城十年土地利用率變化圖(下右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從保護城區環境角度,該城工業區布局在城區
A. 西南郊 B. 西北郊 C. 東南郊 D. 東北郊
【2】據圖2可以判斷,近十年該城
A. 城區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B. 郊區種植業迅速發展
C. 城區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 D. 郊區生態環境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原雙流縣位于成都平原中南部,水果產量大,優質水果遠銷全國各地,在縣政府的指導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一品”的農業經濟格局。圖為原雙流縣鄉鎮農業分布圖。
(1)說出雙流農業發展的特點。
(2)簡析雙流發展水果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
(3)由于枇杷市場售價高、儲運便利,興隆鎮、煎茶鎮和合江鎮都加大了枇杷的種植面積。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可行,試說明理由。
(4)為實現雙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試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積溫是一個地區一年內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內日平均氣溫的總和。讀我國局部地區積溫分布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M、N兩地積溫的差值可能是
A. 1000℃ B. 1500℃
C. 2000℃ D. 2500℃
【2】導致M、N兩地積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影響 D. 人類活動
【3】M地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優勢區位條件是
A. 太陽輻射強 B. 熱量充足
C. 地廣人稀 D. 晝夜溫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京市密云縣地形圖。讀圖,回答小題。
【1】密云縣()
A. 地勢四周高中間低 B. 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C. 山區地形雨較豐富 D. 聚落集中在山前沖積扇
【2】圖中()
A. 潮河的含沙量低于潮白河 B. 白河的流向為自西北向東南
C. 潮白河流域與密云水庫的集水范圍一致 D. 河流的補給主要是季節性積雪融水
【3】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北京為了緩解水資源緊張問題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改變降水量的季節分配 B. 調節徑流量的地區分布
C. 加快地表水體循環速度 D. 加大地下水的開采力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三種農業用地占本洲土地總面積的比重,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類型依次是( )
A. 林地、耕地、草地 B. 耕地、草地、林地
C. 耕地、林地、草地 D. 草地、耕地、林地
【2】在南美洲⑧所示的農業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地勢平坦開闊 B. 山地面積廣大
C. 高原面積廣大 D. 具有濕熱特征的氣候區面積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三江平原濕地廣布。下圖為“人類活動破壞前后,東北三江平原濕地氣溫年變化及該區域內某河流流量年變化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反映人類活動對濕地破壞后的氣溫曲線、流量曲線分別是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乙和丙
【2】下列有關東北三江平原濕地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 土壤侵蝕,導致河流含沙量大增
B. 環境污染,富營養化速度加劇
C. 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 開墾濕地,不斷擴大耕地面積
【3】東北三江平原濕地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①緯度高,氣溫低,蒸發弱
②地勢低平,地表徑流多
③地下有凍土,阻止地表水下滲
④該地為盆地地形的內流區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