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浙江東南部青田縣地處甌江中下游地區。地表崎嶇,為山地丘陵地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溪谷縱橫,煙江秀麗,山巒連綿,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境內形成的獨特的“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列為世界四大農業遺產之一。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與該種農業生產模式的形成密切相關的要素是( )
A. 養殖技術B. 灌溉系統
C. 農業技術D. 地理環境
【2】該農業模式的功能不包括( )
A. 具有適應市場的靈活性B. 減少了農業的田間管理
C. 減輕了環境污染D. 農產品的品質優越
【答案】
【1】D
【2】B
【解析】
【1】形成該地青田稻魚共生的農業生產模式主要是由該地地理環境決定的:亞熱帶地區,水熱充足,適合發展水稻種植,但地表崎嶇、溪谷縱橫,因而不適合發展大規模的水稻種植(地勢高的地區適合保護植被、發展林木業等),地勢低平區因地勢過于低洼、溪流多,可將低洼區進一步深挖形成魚塘,發展漁業,魚塘中挖出的泥土可在岸邊堆高形成相對較高的稻田,D對。稻田種植模式重在將兩者有機結合,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并不高,依靠的是精耕細作、精心管理,A、C錯;該地降水量大,溪流多,魚塘多,水稻種植水源充足,對灌溉系統依賴度較低,B錯。
【2】養魚和種植水稻并存,有利于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如市場對漁產品需求多、糧食需求少時,可增加魚類養殖、減少水稻種植,A對;養魚加種植水稻,與單純地種植水稻相比,農民需要管理的事情增加、農事耗費的時間增加,B錯;“田間水稻害蟲成了魚類餌料”、“魚類起到耕田、除草、減少病蟲害、增肥的作用”,可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減少環境污染,C對;農藥、化肥使用越少,農產品有害物質含量越少、品質越高,D對,因此不包括的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七”騰空而起,不到半小時,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宣布“神七”發射成功。9月27日16時30分,航天員翟志剛首次進行出艙活動,成為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進入太空軌道的神舟七號飛船屬于
A.自然天體B.人造天體C.行星D.流星體
【2】“神七”飛行期間,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D.北半球、向北移
【3】此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
A.甲點附近B.乙點附近C.丙點附近D.丁點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4年12月14日8時(北京時間)世界局部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
【1】此時丙地的風向為
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北風D.西南風
【2】甲、乙兩地的天氣系統分別是
A.甲—反氣旋 乙—氣旋B.甲—氣旋 乙一反氣旋
C.甲—氣旋 乙—氣旋D.甲—反氣旋 乙—反氣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河西走廊漸漸從我國商品糧基地名錄中淡出,現為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當地制種玉米生產苗期需水少,但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拔節抽穗階段需水量大。下圖為我國玉米制種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1】河西走廊淡出我國商品糧基地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年降水量少 B. 水資源短缺
C. 耕地面積減少 D. 土壤污染加劇
【2】【2】河西走廊玉米制種基地與圖中其它四區相比,正確的是
A. 較①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多 B. 較②區夏季水源更為穩定
C. 較③區更適合機械化制種 D. 較④區晝長更長,光照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客出行的行程時問(全程可達性)包括由出發地到站點的前端時間、站點間的中途時間、站點到目的地的后端時間三部分。前后兩端時間又稱“途外可達性”,一般用公共交通的時長核計。表1為浙江海寧市區.上海市區兩種交通運輸方式全程可達性比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乘客選擇乘坐普通列車或高鐵出行主要考慮( )
A. 前端用時 B. 中途用時 C. 途外可達性 D. 全程可達性
【2】依據時長推測,海寧市區至海寧西高鐵站間( )
A. 居民點密度大 B. 距離遠 C. 客流量大 D. 地形崎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處干旱區的寧夏銀川市,其周邊地區曾廣布湖泊,明清時有“七十二連湖”的說法。20世紀80年代銀川周邊湖泊所剩無幾。1999年開始,銀川實施恢復濕地的計劃。圖示意銀川周圍目前的湖泊分布。據此完成題。
【1】20世紀80年代銀川周邊湖泊所剩無幾的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積 B. 氣候變暖 C. 排水造田 D. 黃河來水量減少
【2】疏浚、恢復湖泊濕地,對銀川環境的直接影響是( )
①增強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氣濕度 ③美化城市環境 ④增大城市氣溫年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區是我國重點開發區域。讀黃河三角洲經濟區和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河三角洲地區土壤鹽堿化問題突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相比,簡評黃河三角洲經濟區發展的條件。
(3)發展高效生態經濟是黃河三角洲經濟區的目標和方向,指出其實現產業結構生態化的基本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棉花原產于印度,耐旱、耐鹽堿,喜光照。15世紀甲國開始出現棉花種植,但其棉花種植業并未得到迅速發展。下圖為甲國地理位置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限制該國棉花種植的主要因素是
A. 氣候溫和,棉花需求量小
B. 終年溫和多雨,光照不足
C. 地勢低平,澇漬嚴重
D. 勞動力少,種植成本高
【2】最適宜在圖示島嶼發展的農業生產類型是
A. 水田農業 B. 遷移農業
C. 種植園農業 D. 乳畜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甘草是中醫使用最多的藥材之一,在食品加工和煙草制造中也有重要作用。下圖為我國甘草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根據甘草的分布特點,推測甘草的生長習性是( )
A. 喜光、喜酸、喜砂質土、耐寒
B. 喜干、耐熱、耐酸、怕風
C. 喜光、耐寒、耐旱、耐鹽堿
D. 喜熱、喜光、喜溫差大、忌積水
【2】甲、乙兩地的甘草品質差異及其主要原因分別是( )
A. 甲地優于乙地 甲地土質疏松、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B. 甲地優于乙地 甲地土壤酸性強、土層深厚、光照充足
C. 乙地優于甲地 乙地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降水豐富
D. 乙地優于甲地 乙地熱量充足、氣溫變化幅度小、土壤肥沃
【3】下列對丙地是否可以適度推廣甘草種植的判斷及其原因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不可以 會使當地的干旱程度加劇
B. 可以 利于帶動醫藥、食品等行業的發展,提升當地城市的等級
C. 不可以 會加劇用水緊張狀況,沖擊當地以棉花為主的農業結構
D. 可以 利于固定沙丘,減輕風沙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