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國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7分)
(1)新疆能源資源豐富,新疆能源通過 工程輸送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該工程建設對當地的有利影響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新疆是我國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新疆荒漠化嚴重的主要人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可以利用 技術監測新疆荒漠化的發展與變化情況。
(1)西氣東輸 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增加就業機會;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能源結構氣化的實現,緩解因森林砍伐、植被破壞帶來的環境壓力,有利于改善大氣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3分,答出其中3點即可)(2) 不合理用水 過度開墾 過度放牧(2分,寫出其中兩個即可) 遙感(RS)(1分)
解析試題分析:(1)新疆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通過西氣東輸工程送往東部地區。對新疆的有利影響主要從資源開發、增加就業、促進經濟、調整消費結構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分析。(2)荒漠化的人為原因主要從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對植被的破壞形式,包括過度放牧、過度開墾、過度樵采和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方面分析。監測并快速獲取地面事物的影像資料,是遙感技術的主要功能。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地理、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和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等內容。
點評:本題難度低,屬于區域地理的常規性考點,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學生只要掌握我國主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分布和影響西北地區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等基礎性知識即可判斷。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在歷史上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后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張騫通西域后,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
中國古代“絲稠之路”示意圖
(1)A是 (湖),近年來該地水域面積不斷縮小,主要原因有
。
(2)“絲綢之路”國內由長安經土魯番至疏勒(今疏勒縣,位于喀什西北部)一線經過的主要地形區包括 ,古代“絲綢之路”取道于此主要原因是
。
(3)新疆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區域,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未來西部發展的重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在歷史上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舴遥‵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后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張騫通西域后,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
(1)A是________(湖),近年來該地水域面積不斷縮小,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2)“絲綢之路”國內由長安經土魯番至疏勒(今疏勒縣,位于喀什西北部)一線經過的主要地形區包括________________,古代“絲綢之路”取道于此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新疆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區域,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未來西部發展的重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新疆是我國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7分)
(1)新疆能源資源豐富,新疆能源通過 工程輸送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該工程建設對當地的有利影響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新疆是我國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新疆荒漠化嚴重的主要人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可以利用 技術監測新疆荒漠化的發展與變化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重慶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文綜地理部分 題型:綜合題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在歷史上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舴遥‵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后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張騫通西域后,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
中國古代“絲稠之路”示意圖
(1)A是 (湖),近年來該地水域面積不斷縮小,主要原因有
。(6分)
(2)“絲綢之路”國內由長安經土魯番至疏勒(今疏勒縣,位于喀什西北部)一線經過的主要地形區包括 ,古代“絲綢之路”取道于此主要原因是
。(8分)
(3)新疆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區域,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未來西部發展的重要方向(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