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能夠使陸地水資源得到不斷補充、更新的環節是()
A. 地表徑流 B. 地下徑流 C. 降水 D. 水汽輸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遼河是遼河的上游,位于我國東北地區西部,主要流向是由西向東,沿河兩岸地勢平坦,植被狀況差,水土流失嚴重。西遼河流域地處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平均年降水量為375mm。隨著人口增長和農牧業發展,其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左圖是1995~2005年西遼河流域示意圖,右圖示意1995~2005年西遼河流域各土地利用類型數量的變化。
(1)簡述西遼河的水文特征。
(2)描述1995~2005年西遼河流域土地利用類型數量的變化情況。
(3)分析西遼河流域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河流沉積地貌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貌多發育在河流的( )
A. 入海口 B. 出山口 C. 發源地 D. 中下游
【2】受流水的長期作用,該段河道的橫向遷移方向是( )
A. 自西向東 B. 自東向西 C. 自北向南 D. 自南向北
【3】甲地最適宜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
A. 農業用地 B. 港口用地 C. 生態用地 D. 住宅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石滬是修建在潮間帶(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間的海岸),利用海水運動將魚群困在石墻內的傳統陷阱式捕魚設施,下圖示意臺灣澎湖“心形項鏈”石滬,“項鏈墜”是集魚的滬房,“項鏈串”是防止魚游出石滬的石堤。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石滬主要修建在潮間帶,主要是因為潮間帶
A. 海水深度較淺 B. 海面風浪較小
C. 漁業資源豐富 D. 海水周期漲落
【2】推測滬房處的石墻剖面結構與實際最符合的是
A. B.
C. D.
【3】石滬捕魚設施的主要作用是
A. 捕魚產量增加 B. 有利水體凈化
C. 避免海岸侵蝕 D. 資源持續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最新修編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對北京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謂“宜居城市”,就是要讓人們能在這個城市安居樂業,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質的都市生活。1 800萬是北京的宜居人口。
材料二 《北京晨報》2012年2月7日報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設計和施工時,有望強制要求產權單位在屋頂、墻體實施配套綠化工程,向“空中”要綠地。
材料三 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
(1)描述圖中氣溫曲線的分布特點。
(2)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分析屋頂綠化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意義。
(3)為了減少工業污染對城市的影響,計劃將鋼鐵廠從甲處搬遷到乙處,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是否合理?試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1月我國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下圖是我國某省從建國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長軌跡示意圖,其中Ⅲ階段為預測段。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人口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A. ②和③拐點的出現主要受政策影響 B. Ⅱ階段會出現勞動力嚴重短缺 C. I階段人口數量大于Ⅱ階段人口數量 D. Ⅲ階段不會出現人口老齡化問題
【2】該省實施單獨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內不會對以下各項中產生明顯影響的是
A. 嬰幼兒用品的消費市場 B. 人口老齡化速度
C. 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 D. 勞動力的規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下圖為我國東南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圖中山地上部基巖廣布,中、下部森林茂密。山間盆地分布有古建筑群,山區還分布有我國傳統的寺觀文化景觀。
(1)簡述該區域可開發的旅游資源。
(2)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如何提高當地居民的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不同地點晝長隨季節(北半球)變化統計曲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判斷A、C兩地的地理緯度:A ,C 。
(2)晝夜長短隨季節而變化,但 (填圖中字母)地區例外,這里晝夜長短的情況是 。
(3)從圖A到圖D可以發現,晝夜長短變化幅度的規律是 。
(4)當B地晝最長時,上海(31.5°N,121.5°E)一天的太陽起落方向和太陽高度變化是:從 方日出,太陽高度逐漸變大,大約到 (北京時間)時達到最大,之后太陽高度逐漸變小,在 方日落。
(5)若要在A、B、C三地中選擇一地建航天發射場,不考慮地形、氣候等因素,宜選 地,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