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③ | B. | ②①③ | C. | ③①② | D. | ③②① |
分析 生物循環是指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即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間物質往返流動的過程,營養物質從大氣、水體和土壤等的自然環境中通過綠色植物的吸收,進入到生態系統中,在生態系統各種生物間流動,最終重新歸還到環境中,完成一次循環,整個過程繼續進行,歸還的物質再次被植物吸收進入生態系統,周而復始往復持續,這種物質的反復傳遞和轉化過程就稱為物質循環.
解答 解:由題中圖可以看出,比較三圖中的箭頭粗細,③圖中物質養分流最大,說明生物循環旺盛,養分主要儲存在生物體內,應為低緯度;①圖中物質養分流最小,說明生物循環慢,枯枝落葉腐爛分解慢,養分主要儲存在枯枝落葉中,為高緯度.②為介于①③之間的緯度.所以圖中所示三個自然帶的緯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順序是③②①.
故選:D.
點評 本題以低、中、高三個不同緯度的自然帶(生態系統)物質流動示意圖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地域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五•四”青年節 | B. | “十•一”國慶節 | C. | “八•一”建軍節 | D. | “六•一”兒童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2濃度增加,日照減少 | B. | 溫度上升,降雨減少 | ||
C. | CO2濃度減少,降雨增加 | D. | 溫度下降,日照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形差異造成的 | B. | 熱量差異造成的 | ||
C. | 水分差異造成的 | D. | 人類耕作方式不同造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