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青藏高原河谷農業區小麥高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當地
[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讀下圖完成1~2題。
1.B、C兩水域面積不斷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殼水平運動
B.人類圍湖造田
C.氣候變遷,河水減少
D.沙漠侵吞,水面縮小
2.A地農業特色相似于我國下列哪個地區( )
A.新疆的綠洲農業
B.青藏高原河谷農業
C.珠江三角洲生態農業
D.長江中下游平原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1.B、C兩水域面積不斷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殼水平運動
B.人類圍湖造田
C.氣候變遷,河水減少
D.沙漠侵吞,水面縮小
2.A地農業特色相似于我國下列哪個地區( )
A.新疆的綠洲農業
B.青藏高原河谷農業
C.珠江三角洲生態農業
D.長江中下游平原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3年7月2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中國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江并流”景觀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讀右圖,回答問題:
“三江并流”中“三江”是指圖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000年8月19日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圖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青藏高原地區農業的特色是
①河谷農業 ②綠洲農業 ③陽光農業 ④商品農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死”描述的地理特征對應的地形區分別是
A.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貴高原 D.云貴高原;黃土高原
青藏地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有豐富的水源 B、土壤十分肥沃
C、人口稠密,勞動力多 D、氣溫較高,風力較小
青藏高原的能源非常豐富,主要有
A、煤、石油、核能 B、太陽能、地熱和水能
C、巨大的風能、核能 D、豐富的生物能、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河南省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2003年7月2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中國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江并流”景觀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三江并流”中“三江”是指圖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2000年8月19日,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圖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3.青藏高原地區農業的特色是( )
①河谷農業 ②綠洲農業 ③陽光農業 ④商品農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湖北監利縣第一中學2010-2011學年高三八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2003年7月2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中國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江并流”景觀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讀右圖,回答問題:
1.“三江并流”中“三江”是指圖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2000年8月19日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圖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3.青藏高原地區農業的特色是
①河谷農業 ②綠洲農業 ③陽光農業 ④商品農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死”描述的地理特征對應的地形區分別是
A.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貴高原 D.云貴高原;黃土高原
5.青藏地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有豐富的水源 B、土壤十分肥沃
C、人口稠密,勞動力多 D、氣溫較高,風力較小
6.青藏高原的能源非常豐富,主要有
A、煤、石油、核能 B、太陽能、地熱和水能
C、巨大的風能、核能 D、豐富的生物能、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