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印度尼西亞中部北蘇拉威西省羅肯火山于2011年8月17日再次噴發,噴出的火山灰柱高達3 000米。
材料2:據2011年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報告日前披露,印度尼西亞被列為全世界最容易遭受地震、火山爆發等災害的國家。
材料3:下圖為印度尼西亞位置示意圖。
(1)印度尼西亞為何多地震、火山?列舉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
(2)火山爆發也并非一無是處,簡要分析其利與弊。
【答案】(1)印度尼西亞位于三大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有火山、海嘯、滑坡和泥石流等。
(2)弊:火山爆發時噴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氣體,對氣候造成極大的影響;火山爆發引發的滑坡、泥石流能沖毀道路、橋梁,淹沒附近的鄉村和城市,危及人類的安全。
利:火山爆發可以帶來地熱資源;火山灰可以形成肥沃的土壤;火山活動還可以形成多種礦產,如硫磺礦、銅礦、鐵礦等。
【解析】
考查自然災害的次生災害及影響,難度中上。注意災害也有其積極的影響,善于將災害資源化。
(1)印度尼西亞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地質疏松,加上該區降水量大,多丘陵山地,地震易引發火山、海嘯、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
(2)考查災害的有利和不利影響。不利的影響:火山噴發破壞生態環境、危害人類生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有利的影響:火山噴發也會帶來肥沃的火山灰、地熱資源及多種礦產資源,增加當地資源儲備,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便利。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多年來,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在俄羅斯完成了多個質量過硬、廣受贊譽的建筑項目,成為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的亮麗名片。該公司承建的圣彼得堡涅瓦商業中心建有深達15.5未的四層地下室,但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該市的建筑很少建有地下室。位于莫斯科(55°45′N,37°37′E)的中共六大會址修復工程,公司采用獨創的施工方法克服了建筑企業冬季停工的困難,縮短了5個多月工期,創造了俄羅斯古建修復第一的速度。下圖示意圣彼得堡市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圣彼得堡市難以建筑地下室的主要原因是
A. 地下巖層堅硬 B. 海水倒灌嚴重
C. 地下凍土頻繁凍融 D. 沼澤地質特征顯著
【2】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能夠在冬季繼續施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搭建封閉暖棚 B. 及時清理積雪
C. 增加燈光照明 D. 提供保暖衣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組世界區域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兩地發展種植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
A. 土壤、水源 B. 光熱、水源
C. 風向、地勢 D. 地形、河流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A. 水土流失 B. 沙塵暴
C. 土壤鹽堿化 D. 洪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地質構造是,其中A為_________斜,B為________ 斜。
(2)甲、乙兩處的山地都是在______(流水、風力)的______(侵蝕、沉積)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處的巖石屬于沉積巖的是________,若要開采堅硬的巖石作建筑材料,宜選擇①處還是②處?______ 處;若開采優質的花崗巖作裝飾材料,宜選擇③處還是④處?________ 處。
(4)A、B兩處有一處為自流井,它是________處;A、B兩處有一處為良好的儲油構造,它是________處。
(5)任意采伐A處山區的森林,將會導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增多,水旱災害加劇,甚至可能造成______等地質災害。
(6)我國黃土高原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有________(多選,填字母)。
A.黃土土質疏松 B.植被破壞嚴重
C.地面起伏明顯 D.流水侵蝕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45°N附近某區域的遙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為植被覆蓋區,淺色部分為高原荒漠區;終年冰雪覆蓋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約180千米。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導致圖示區域內降水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 大氣環流 B. 地形
C. 緯度位置 D. 洋流
【2】該區域位于( )
A. 亞歐大陸太平洋沿岸地區
B. 亞歐大陸大西洋沿岸地區
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區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地理探究性學習小組對該中學與高速公路之間的一片林地與裸地氣溫進行連續監測,測得林地與裸地月均溫差值變化如下表。讀表完成 下列各題。
【1】探究結果表明( )
A. 學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均溫差大,裸地的年均溫差小
【2】該片林地的作 用主要體現在()
①涵養水源 ②保持水土③減弱噪聲 ④吸煙滯塵⑤防風固沙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題。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具有自組織性與動態平衡性,與人類自身“共生共榮”!吧、水、林、田、路”綜合治理,使生態要素合理配置。貴州省政府扶持貧困山區農民,將山區坡耕地建設為石坎梯高標準農田,成為精準扶貧的成功案例。石坎梯田就是用石頭砌田埂進行農田改造。右圖為貴州省石山區威寧縣石坎梯高標準基本農田。
分析威寧縣建設石坎梯田的自然原因及其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甘肅省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經民勤盆地。建國以來其上游地區修建了許多水庫,攔截了幾乎全部上游來水。隨著人口增長、耕地擴大、城市發展,各類用水劇增,民勤的地表水驟減,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導致胡楊、沙棗林等植被大面積死亡。民勤綠洲面臨消失的危險,并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沙塵暴的沙源地之一。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民勤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 水土流失 B. 氣候變暖
C. 旱澇災害 D. 土地荒漠化
【2】民勤綠洲面臨消失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A. 過度樵采 B. 過度用水
C. 過度放牧 D. 過度開墾
【3】治理該地區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是
①合理調配流域水資源,節約和合理用水
②以治為主,全面恢復荒漠植被
③打壩淤地
④規劃農林牧用地,退耕還林、還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農業生產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條件,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最優環境。“畎(溝)畝(壟)法”是在我國北方地區最早出現的耕作方法,這種耕作法對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棄畝(圖a),下田棄畎(圖b)”兩種方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上田棄畝”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增加土層深度 B. 為農作物提供更多養分
C. 增加耕地面積 D. 減少土壤濕度的變化
【2】我國南方地區的經濟作物普遍種植在壟上,主要是因為南方地區( )。
A. 土層較薄 B. 光照充足
C. 降水多 D. 溫度高
【3】“畎畝法”不能用于季風水田農業,因為( )。
A. 水稻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 B. 水稻生長需要高溫多雨的氣候
C. 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D. 水稻生長需要強烈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