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甲湖近年來面積不斷縮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全球變暖導致湖水蒸發加劇B.大面積引水灌溉導致入湖水量減少
C.圍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積減小D.跨流域調水造成湖泊面積減小
【2】圖示地區的一些農民有在瓜田里放礫石的習慣,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
①防止土壤被大風刮走
②這些石頭里含有植物生長必需的礦物質
③減少水分的蒸發
④避免采瓜時腳陷在淤泥地里
⑤增加氣溫年較差,利于糖分的積累
A.②③B.②⑤C.①③D.④⑤
【3】假如圖示地區要開發新能源,應著重考慮的是( )
A.地熱能B.太陽能C.潮汐能D.石油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湖面萎縮的原因。根據經緯網和河湖形狀可知,圖中甲湖是咸海,且為中亞地區,氣候大陸性強,年溫差大,降水少,氣候干旱,水源短缺,農業灌溉需水量大,大面積引水灌溉導致入湖水量減少是湖泊萎縮的最主要原因,B正確;全球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是湖泊萎縮的次要原因,A錯誤;湖泊是咸水胡,不會出現圍湖造田現象,C錯誤;圖示內沒有調水工程,D錯誤。故選B。
【2】中亞地區的一些農民有在瓜田里放礫石的習慣,主要是由于中亞地區氣候干旱,風力強勁風沙頻繁,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土壤被大風刮走,①對。與石頭里含有植物生長必需的礦物質無關,②錯。避免陽光直射照射土壤,減少水分的蒸發,③對。位于干旱地區,不會陷淤泥地,④錯。增加氣溫日較差,利于糖分的積累,而不是增加氣溫年較差,⑤錯。C對,A、B、D錯。
【3】結合圖中經緯度判斷,該地為亞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故開發新能源,應著重考慮太陽能, B正確;地熱能主要位于板塊的交界處,而中亞位于板塊的內部,地殼穩定,地熱能資源缺乏,A錯誤;潮汐能靠近沿海地區,中亞位于內陸,C錯誤;石油資源不屬于新能源,D錯誤,故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海區表層水溫等溫線圖,圖中等溫線的彎曲是受洋流影響而形成,據圖完成下列各題。
【1】若圖中x=22°C,等溫距為0.5°C,則y的值為
A. 20°C B. 22 °C
C. 24 °C D. 26°C
【2】圖中所示季節,圖中①②③④四地為一年中最濕潤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珊瑚對水溫、水質和水深的要求極高,圖中所示海區曾是珊瑚的重要分布區,但現在大多死亡,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全球氣候變暖所致 B. 石油運輸污染海域
C. 寒流導致海水變冷 D. 板塊張裂海水變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某次地質野外考察時拍攝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巖層,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溝谷,N是巖層層面。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界面M反映的地質含義不同于N的是
A. 沉積物變化B. 古氣候變化
C. 古環境變化D. 構造運動變化
【2】該區域
A. 甲抬升前持續接受沉積B. 乙形成時代晚于甲巖層
C. 乙形成后經歷長期侵蝕D. 丙是背斜受侵蝕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都市區由都市核心區和邊緣區組成。下圖為“某都市區不同發展階段人口變化率圖”。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都市區在發展的Ⅱ階段可能會出現
A. 城市總人口數量持續減少 B. 人口由邊緣區向核心區集聚
C. 城市對人口遷入的拉力下降 D. 城市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2】從Ⅲ到Ⅳ階段過程中
A. 城市規模持續擴大 B. 郊區城市化水平提高
C. 城市居住環境惡化 D. 新興產業不斷興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乙兩城市人口增長圖”,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國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這兩種類型國家城市化進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甲城市所在國家,城市化起步早、發展快
B. 乙城市所在國家,城市化水平高
C. 甲城市所在國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國家
D. 乙城市所在國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區移動
【2】關于甲城市所在國家城市化發展快的主要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
A.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解放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
B. 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過快
C. 商業和交通運輸業的高速發展
D. 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我國人口眾多,生活垃圾產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近些年,某企業開發了廚余垃圾自動處理系統,并在全國很多城市推廣。下圖示意該廚余垃圾自動處理系統的主要工藝流程。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廚余垃圾是圖示自動處理系統中的
A. 肥料B. 原料C. 能源D. 產品
【2】符合圖示自動處理系統局部工藝流程的是
A. 廢渣→生產沼氣→沼氣發電B. 工業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機渣
C. 有機渣→生產沼氣→廢渣D. 生產沼氣→有機渣→提取生物油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春節上映了一部中國科幻片《流浪地球》,下圖為該片劇照,講述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人類暫時轉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驟也很繁瑣: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自轉;第五步,最近的適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鄰星,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行星。完成下面小題
【1】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將被嚴重影響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環境B.適宜的溫度范圍
C.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D.適中的日地距離
【2】如果地球順利泊入比鄰星軌道,則地球所處的天體系統為( )
A.太陽系B.銀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
【3】《流浪地球》中導致人類決定飛離太陽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球表面溫度太低
B.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將導致地球無法獲得穩定的光照
C.地球由于人類無節制排放溫室氣體發生了極端天氣,已不適應人類生存
D.沒有安全的宇宙環境和穩定的光照
【4】在電影里有這么一個情節,地球大氣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這些危險,在靠近木星時以下哪個也是地球可能面臨的( )
A.被小行星撞擊的幾率增大B.沒有大氣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溫度越來越低
C.遭遇變形金剛反派威震天的破壞D.沒有大氣的保溫作用夜晚地表溫度越來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圖1為“某高中地理興趣小組探究某種地貌的形成過程”,做了如下步驟模擬實驗:①將白紙平鋪在桌面上;②將書本打開并傾斜放于桌面上;③將小米或細沙自書本的中縫從高處向下緩緩傾倒;④觀察在白紙上形成的堆積體的外形特點。圖2為“某一地貌景觀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1地貌景觀多形成于圖2中( )
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
【2】導致圖1中地貌景觀從扇頂到扇緣沉積物顆粒大小變化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
A.風化作用B.侵蝕作用C.搬運作用D.變質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安徽省阜陽市城區擴展圖”,其中箭頭及①~④為其城區隨時間擴展的方向及范圍。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20世紀20年代,安徽阜陽城北商業貨易繁榮,原因是 河是對外通商口岸,說明 對城址的選擇有很大影響。
(2)20世紀20年代后,泉河淤塞,商業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帶,說明城市的布局向 的位置移動。
(3)20世紀70年代后,淮南鐵路、京九鐵路相繼建成,阜陽成為重要的 城市,火車站附近形成河東 區和 區。
(4)阜陽對外通商口岸先后發生了三次重大變遷,說明交通因素對 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