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波斯灣地區不僅石油資源豐富,而且開采條件也十分優越。石油分布集中,平均每個油田儲量達3.5億噸以上,為超級大油田;并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陸上,原油外運方便。油田的地下壓力高,油井多為自噴井,占油井總數的80%以上。下圖為阿拉伯半島示意圖。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目前,沙特的能源消費保持著6%~8%的年增長率。為了滿足不斷攀升的能源需求,沙特計劃大力發展核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使其在整體電力結構中的貢獻率提高到50%。
(1)分析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貿易中競爭力強的原因。
(2)簡述沙特阿拉伯在內陸地區發展太陽能的優勢條件。
(3)指出沙特阿拉伯大力發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對國家未來可持續發展所產生的作用。
【答案】(1)沙特石油資源豐富,石油儲量大,油田規模大,埋藏淺,能夠自流噴發,易于開發,開采成本低;石油品質好;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海運成本低。
(2)緯度低,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熱量高;氣候干燥,云量少,太陽光照強。
(3)能源結構方面:能源結構從依賴石油為主的單一結構向多樣化轉變;環境方面:減少石油燃料對大氣環境的污染;經濟方面:從依賴原油出口,向石油化工產業轉型,優化產業結構。
【解析】考查氣候、能源開展和區域可持續發展。
(1)根據材料一對波斯灣沿岸地區石油資源特點的描述和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分布,作為波斯灣沿岸最大石油生產國的沙特阿拉伯,具備石油開采成本低、運輸成本低和品質好的優勢。
(2)根據圖中沙漠和降水量的分布特點等信息,可知沙特阿拉伯在內陸地區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緯度低,太陽輻射熱量高;云量少,太陽光照強。
(3)此題注意審題,抓住關鍵詞“對國家未來可持續發展” ,根據材料二的提示,沙特計劃大力發展核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使其在整體電力結構中的貢獻率提高到 50%,改變沙特的能源消費結構,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比重,從而有利于改善大氣環境,從長遠來看,降低沙特的原油出口的依賴,優化產業結構,有利于沙特經濟可持續發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鹿泉、平山位于河北中西部,隸屬于石家莊市,蘊含豐富優質的石灰巖資源。50多年來,“靠山吃山”使得當地的水泥業在全國久負盛名,高度發達的水泥業一度讓鹿泉連續數年躋身全國百強縣。2013年12月以來,河北省兩次集中對鹿泉、平山35家水泥企業進行拆除。
材料二 下圖為河北省石家莊市區域位置及主要工礦業分布圖。
(1)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評價鹿泉、平山水泥企業的集聚現象。
(2)鹿泉市拆除大量水泥企業后,有人認為可發展風力發電的新興能源工業。對此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番茄為喜溫、喜光的半耐旱植物。“農夫果園”番茄汁的原料,主要來自于下圖中的A地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分析A地區生產的番茄質優的主要自然因素。
(2)A城鎮分布有“農夫果園”番茄榨汁企業,分析影響該企業分布的主要區位因素。
(3)A地大規模擴大果蔬種植面積,你認為是否合理?請說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瑰麗多姿的秋天,再沒有什么比紅葉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賞性了。下圖示意我國部分能觀賞紅葉的地區以及10月份紅葉的最佳觀賞區,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形成九寨溝與廬山觀賞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大氣環流 C. 海陸分布 D. 海拔
【2】9月份的最佳觀賞地是
A. 紅葉谷 B. 香山 C. 棲霞山 D. 五指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下圖是我國某城市依據“海綿城市”原理建設的道路綠化帶。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建設“海綿城市”對水循環各環節影響顯著的是( )
①調節水汽輸送②調節地表徑流③增加下滲④增加大氣降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海綿城市”可以起到的影響有()
A. 減少水資源 B. 增加地面沉降 C. 減少城市內澇 D. 加劇城市熱島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非洲某區域及乞力馬扎羅山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當野生動物大量遷徙至甲地的季節時,甲地受
A. 西風帶控制 B. 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C. 信風帶控制 D. 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2】圖中①②對應的自然帶分別是
A. 熱帶草原帶積雪、冰川帶 B. 熱帶荒漠帶 高寒灌木林帶
C. 熱帶雨林帶 高寒荒漠帶 D. 熱帶季雨林帶 苔原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甲地地貌是____________,乙地地質構造是____________;一般情況下,在甲、乙、丙、丁四處地區中,可能找到石油是____________處。
(2)丙處地貌的名稱是____________,形成該地貌的地質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圖中①②③④構成的水循環屬于____________循環,其中②環節是指____________;如果④表示長江,則其____________岸受侵蝕較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北半球1006百帕等壓面分布的高程示意圖(其中a、b、c、d的高程分別是50米、100米、150米、200米),回答下題.
【1】圖中M地風向為( )
A. 東南風 B. 西北風 C. 東北風 D. 西南風
【2】若該氣壓系統控制我國的江淮地區,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江淮地區常出現狂風暴雨的惡劣天氣 B. 長江流域正值梅雨天氣
C. 東北、華北地區多陰雨天氣 D. 我國大部分地區盛行偏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