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部分國家或地區人口移動方向示意圖”。圖中序號與選項排列順序對應正確的是( )
A.①中國 ②美國 ③俄羅斯 ④拉丁美洲
B.①中國②俄羅斯③美國④拉丁美洲
C.①拉丁美洲②中國③俄羅斯④美國
D.①中國②拉丁美洲③俄羅斯④美國
D
【解析】
試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我國的人口主要是從黃河下游、長江下游等地區移向西南的云南、西藏及西北、東北等地,如圖①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拉丁美洲的人口為尋求更好地經濟條件大量向北流向美國、加拿大,向東北橫渡大西洋流入西歐,如圖②所示;俄羅斯政治、經濟、人口重心主要在歐洲部分,近幾十年來一直組織移民向東開發西伯利亞地區,如圖③所示;美國五大湖區附近為人口密集區,人口大量向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遷移,如圖④所示。故ABC錯,D正確。
考點:人口遷移的類型、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點評:本題以四幅簡單的人口遷移方向圖切入,隱性考查人口遷移的類型、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不同地區人口遷移的狀況等知識,結合世界地理和世界近現代史綜合考查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導致大規模國際人口遷移的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國內人口遷移,特別是國家或政府組織的大規模人口遷移都是為開發國土。由選項提供的四個地區,結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綜合判斷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世界人口增長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1920年前后相比較,世界人口增長發生的變化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人口特別是________國家人口迅速增長,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狀況帶來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安徽無為開城中學高一下學期月考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美國獨立后,工業發展速度加快。19世紀中葉開挖修建連接伊利湖與安大略湖間的人工運河;并且開通匹茲堡與蘇必利爾湖間的鐵路運輸,東北部工業區崛起。下圖為美國東北部區域圖。讀圖,完成題。
【小題1】19世紀中葉前,匹茲堡主要工業部門及主導區位因素組合,最有可能的是 ( )
A.汽車工業——科技發達 |
B.煤炭工業——煤炭資源豐富 |
C.鋼鐵工業——煤鐵資源豐富 |
D.機械工業——市場需求量大 |
A.區域產業升級 | B.環境日趨惡化 |
C.鐵礦資源面臨枯竭 | D.人口外遷,勞動力缺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3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各地農業集約度的示意圖,集約度指數越高,表示農業集約化經營程度越高。據此完成小題。
1.乳畜業最可能出現的集約度指數地區是( )
A.75~100? B.100~125
C.125~150? D.150以上
2.影響歐洲農業集約度指數分布空間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平原面積? B.水利設施
C.降雨日數? D.工業化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安徽無為開城中學高一下學期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美國獨立后,工業發展速度加快。19世紀中葉開挖修建連接伊利湖與安大略湖間的人工運河;并且開通匹茲堡與蘇必利爾湖間的鐵路運輸,東北部工業區崛起。下圖為美國東北部區域圖。讀圖,完成題。
1.19世紀中葉前,匹茲堡主要工業部門及主導區位因素組合,最有可能的是 ( )
A.汽車工業——科技發達
B.煤炭工業——煤炭資源豐富
C.鋼鐵工業——煤鐵資源豐富
D.機械工業——市場需求量大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該區域縮小鋼鐵工業生產規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區域產業升級 B.環境日趨惡化
C.鐵礦資源面臨枯竭 D.人口外遷,勞動力缺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世界人口增長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1920年前后相比較,世界人口增長發生的變化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人口特別是________國家人口迅速增長,原因是____________。(3)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狀況帶來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