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小題。
【1】對圖示區域地理事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位于河口三角洲
B. 丙位于北坡,即陰坡
C. 河流②與河流③的流向相反
D. 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現霧
【2】圖示區域內擁有且最顯著的旅游資源是
A. 湖光山色 B. 瀑布飛流
C. 云海日出 D. 奇峰峽谷
【答案】
【1】B
【2】A
【解析】
【1】讀圖,①位于河流的交匯處,A錯誤;圖示位于我國東部地區,屬于季風氣候,夏季風濕東南風,丙地位于山地北坡,即陰坡,B正確;根據等高線的彎曲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可以判斷,河流②與河流③的流向相同,C錯誤;圖中甲臨近湖泊,水汽充足,且位于低地或谷地,風力小,更易出現霧。所以深秋的清晨乙地不如甲地更容易出現霧,D錯誤。故答案選B。
【2】河流②、④在200米等高線處消失了,只能消失在湖泊或海洋。海洋等高線為0米,該地只能是湖泊,湖泊周圍是山脈,且湖泊面積接近區域的1/4,山脈面積更廣,說明凸出的旅游資源是湖光山色,A正確;圖示信息不能顯示有瀑布,B錯誤;圖示區域海拔較低,應是丘陵地帶,云海日出、奇峰峽谷景觀不明顯,C、D錯誤。故該題選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貴州省江侗鄉“稻魚鴨系統”是根據當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條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種植一季水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群鴨”的農業生產方式,耕作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下圖為稻魚鴨生產景觀圖和稻魚鴨農事安排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稻魚鴨系統”農業生產方式的最主要自然條件是( )
A. 植被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2】下列關于該農業生產方式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提高了糧食商品率 B. 減少了農田生物的多樣性
C. 減少了農業污染 D. 降低了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局部經緯網圖,甲、乙區域所跨的緯度相等,QR的實際距離約為MN的2倍。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與N點關于地軸對稱的坐標為( )
A.(60°N,20°E) B.(60°N,160°W)
C.(60°S,20°E) D.(60°S,160°W)
【2】下列有關甲、乙兩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區域位于乙區域的西北方向
B.乙區域的面積約是甲區域的4倍
C.甲區域位于西半球,乙區域位于東半球
D.甲區域面積約是乙區域的1/2[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①、②、③、④為四個不同地區,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立足于農業可持續發展,最適合農牧結合發展的地區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列描述符合①、②、③、④四地區實際情況的是
A. ①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大力植樹種草
B. ②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加強水利工程建設
C. ③地區土壤鹽堿化嚴重,大水漫灌可緩解該問題
D. ④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退耕還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甘肅省簡圖,完成問題。
【1】甘肅省( )
A. 全部屬于內流區域 B. 地跨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C. 全部屬于外流區域 D. 地跨我國的四個干濕地區
【2】從圖中可能看出,甘肅省城鎮的分布特點是( )
A. 多沿河流分布 B. 多沿山麓分布 C. 多沿等高線分布 D. 多分布于高原內部
【3】甘肅省的河西走廊重工業發達,但酸雨危害卻很小,其原因主要有( )
①企業全部使用清潔能源 ②位于非季風區,降水稀少③政府環保措施得力,環保投入力度大 ④多大風天氣,有利于酸性氣體擴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區域河流流域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區域
A. 地勢中間高,南北低 B. 冬季氣溫最低,春旱嚴重
C. 氣候干旱,多內流河 D. 北部河流結冰期約半年
【2】冰塊阻塞水流的現象稱為“凌汛”,一般發生于冬季河水開始封凍和春季河水開始解凍時。圖中易發生凌汛現象的河段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該流域的凌汛最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A. 春季凌汛時間提前 B. 冬季凌汛時間提前
C. 春季汛規模變大 D. 冬季汛規模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某海域等深線和表層年平均等溫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處所處的大洲可能為
A. 歐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2】乙處洋流對周圍地理環境的影響為
①對沿岸增溫增濕作用 ②對沿岸降溫減濕作用
③與來自高緯度的洋流交匯形成漁場 ④與來自低緯度的洋流交匯形成漁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我國干旱區某區域近30多年胡楊大量死亡,沙化面積擴大,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有所加強。下圖顯示該區域地區生產總值及地下水埋深的變化。
分析該區域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并提出此類地區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平臺,特色小鎮給浙江供給側改革注入了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如:海寧皮革“時尚小鎮”、西湖云計算“云棲小鎮”……,“特色”是小鎮的核心元素,獨特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是小鎮持續良性運行的保障。左圖為“浙江特色小鎮發展網絡示意圖”,右圖為“廣東佛山市部分專業鎮聯系網絡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佛山某專業鎮相比,浙江“特色小鎮”的優勢是
A.產業專業性強 B.產業鏈緊密
C.政府支持力度大 D.更加注重創新
【2】影響浙江“特色小鎮”發展規模的主導因素是
A.先進的技術 B.優美的環境
C.市場的需求 D.勞動力的素質
【3】浙江大力推行“特色小鎮”的主要目的是
A.產業基礎傳承 B.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
C.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 D.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