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位于長江中上游的某茶場,茶園面積600畝,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鋤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園“消瘦”了,同時,鋤草需要大量勞動力,困惑之際,茶場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卻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進茶園,既節約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園,可謂一舉兩得。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長江中上游植被破壞后,給下游地區帶來的危害主要是
A. 泥沙淤積河、湖,洪水排泄不暢,致使洪澇災害頻繁
B. 水土流失日趨嚴重
C. 氣候惡化,導致全球變暖
D. 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減小
【2】根據長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鋤草中,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是
A. 四月、七月 B. 四月 C. 七月 D. 十一月
【3】茶園“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 缺乏分解者 B. 缺少枯枝落葉
C. 土壤中有機質被微生物分解 D. 表層土壤被大量沖走
【答案】
【1】 A
【2】 C
【3】 D
【解析】
本題組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以及材料信息獲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識點主要是長江上游地區的植被破壞以及對中下游產生的影響,需要抓住材料關鍵信息,結合基礎知識分析答題。
【1】上游植被破壞帶來的影響主要是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增大;長江流域降水較多,土地荒漠化不嚴重;河流污染加重主要考慮人為排放污水;植被破壞會加重水土流失,大量泥沙進入河流,泥沙淤積河、湖,泄洪不暢,使洪澇災害頻繁,結合選項,D正確,其余選項錯誤。
【2】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鋤草三次,三次除草中,七月降水最多、最集中,水土流失最嚴重。C正確,其余選項錯誤。
【3】茶園“消瘦”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沖刷,表層土壤被大量沖走。D正確,其余選項錯誤。
本題組需要重視水土流失的危害。沖毀土地,破壞良田,由于暴雨徑流沖刷,溝壑面積越來越大,坡面和耕地越來越小。土壤剝蝕,肥力減退,生態失調,旱澇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加劇,導致生態失調、旱澇災害頻繁發生且愈演愈烈。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匯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當挾帶泥沙的河水流經中、下游河床、水庫、河道,流速降低時,泥沙就逐漸沉降淤泥,使得水庫淤淺而減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縮短通航里程,嚴重影響水利工程和航運事業。淤積水庫,堵塞河道,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河道和渠道,導致水庫被迫報廢,成了大型淤地壩。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內,種植了大面積的經濟林種歐美黑楊,截至2017年種植面積已達28.75萬畝。黑楊高大密集,生長速度快,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大,大部分種植在湖區濕地。黑楊種植初期需挖溝排水,幼苗生長期需殺蟲施肥。 近年來,大規模種植黑楊帶來的問題日益突出,從2017年11月開始,一場規模空前的清理歐美黑楊的攻堅行動在湖南洞庭湖保護區核心區內展開。
簡析大規模種植黑楊對洞庭湖生態環境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濕潤,水網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桑蠶基地之一,素以“魚米之鄉”而聞名。吐魯番盆地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景觀,有許多方面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堪稱獨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強烈興趣。所產長絨棉、瓜果品種優異,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馳名中外。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在我國的地理分區中,太湖平原和吐魯番盆地都是在兩個不同的區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
A. 緯度差異巨大 B. 空間距離遙遠
C. 中間相隔很多地形區 D. 整體狀況區別明顯
【2】兩地農業發展所處的階段是( )
A. 太湖平原和吐魯番盆地的農業都已經進入成熟時期
B. 太湖平原的農業已經進入成熟時期,吐魯番盆地處于發展初期
C. 太湖平原已經進入衰落時期,吐魯番盆地正處于蓬勃發展之中
D. 太湖平原農業正在蓬勃發展,吐魯番盆地正處于轉型期
【3】兩地農業發展的制約性因素是 ( )
A. 太湖平原土地減少,吐魯番盆地勞動力不足
B. 太湖平原土壤貧瘠,吐魯番盆地土壤礦物質缺乏
C. 太湖平原土地租金過高,吐魯番盆地距離市場過遠
D. 太湖平原氣象災害多發,吐魯番盆地過于干燥
【4】兩地農業的發展方向分別是( )
A. 太湖平原和吐魯番盆地都以農耕業為主
B. 太湖平原注重發展外向型農業,吐魯番盆地立足于旱作農業
C. 太湖平原突出農業技術的投入,吐魯番盆地保持自然農業模式
D. 太湖平原改水田為旱地,吐魯番盆地注意灌溉農業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許多詩句和歌詞中蘊藏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反映的地理知識是
A. 臺北是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較多 B. 臺北終年降水較多
C. 冬季風經海洋吹向臺北,帶來較多的降水 D. 臺北是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2】“山陽薄霧散,山陰白雪密。”對該詩的理解正確的是
A. 如果該山在南半球,則“薄霧散”的山坡是南坡
B. 如果該山在北半球,則“白雪密”的山坡是北坡
C. 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表達的意思相近
D. 與“山中歲月無甲子,四月才開二月花”所表達的意思相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 年 12 月我國成功進行了開發干熱巖資源試驗。干熱巖是指埋藏于地下 3-10 千 米,沒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滲透、溫度在 150℃以上的高溫巖體,它是一種新興地熱資源, 可廣泛用于發電、供暖等。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干熱巖主要屬于
A. 巖漿 B. 噴出巖 C. 沉積巖 D. 侵入巖
【2】我國干熱巖最主要分布在
A. 東南沿海 B. 華北地區 C. 西北內陸 D. 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城市發展過程表,完成下列小題。
主要指標 | 人口增加數的差異 | 發展階段 | ||
城區 | 郊區 | 整個都市區 | ||
1 | + | - | + | Ⅰ |
2 | ++ | + | +++ | |
3 | + | ++ | +++ | Ⅱ |
4 | - | ++ | + | |
5 | - | + | ±0 | 停滯期 |
6 | -- | + | - | Ⅲ |
7 | -- | - | --- | |
8 | — | -- | --- | Ⅳ |
9 | + | -- | - | |
10 | + | - | + | Ⅴ |
+:人口增加 ++:大幅度的人口增加
-:人口減少 --:大幅度的人口減少
【1】表中Ⅰ、Ⅱ、Ⅲ、Ⅳ、Ⅴ依次表示( )
A. 城市化—城市郊區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
B. 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區化—城市化
C. 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區化—再城市化—城市化
D. 城市化—城市郊區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
【2】城市郊區化是一個( )
A. 城區人口逐漸減少,郊區人口大大增加,整個都市區人口減少變慢的過程
B. 城區人口逐漸減少,郊區人口大大增加,整個都市區人口增加變慢的過程
C. 城區人口逐漸減少,郊區人口大大減少,整個都市區人口減少變慢的過程
D. 城區人口逐漸增加,郊區人口大大減少,整個都市區人口增加變慢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月中旬,“新疆特色產品年貨節”在淘寶啟動。繼紅棗、葡萄干、核桃 仁、面粉、大米等農產品也將“觸網”。基于電子商務的產、銷、購服務滲透到農村,有 利于新疆農產品直接面向全國的消費者和市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新疆發展農產品種植的優勢條件是( )
A. 勞動力豐富 B. 土壤肥沃 C. 光照充足 D. 市場廣闊
【2】與電商銷售相比,傳統的銷售方式( )
A. 市場規模大 B. 信息通達度高 C. 收益高 D. 貿易環節多,成本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9月21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率先實現350公里時速運營,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2018年1月25日,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技術方案在青島通過專家評審,標志國家重點研發專項“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課題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選擇在京滬高鐵率先實現350公里時速運營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場因素 B. 地形因素 C. 資金因素 D. 技術因素
【2】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技術掌握后,最先運行的線路是( )
A. 北京—天津 B. 北京—廣州 C. 北京—拉薩 D. 北京—烏魯木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30年前,吉林市冬季蔬菜基本依賴本地秋儲大白菜。目前海南省成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籃子,北方省市大量蔬菜訂單飛向海南,保障北方冬季蔬菜的數量和品種,豐富著北方冬季餐桌。回答下列各題。
【1】目前海南省成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籃子最主要自然區位優勢是
A. 光照 B. 熱量 C. 降水 D. 土壤
【2】30年前后,影響吉林市冬季蔬菜市場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區位是
A. 交通 B. 市場 C. 科技 D. 國家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