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顯示了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間的關系。據圖完成下列各題。
【1】環境質量逐步改善提高階段是( )
A. 后工業化階段 B. 工業化初期階段
C. 經濟發展階段 D. 工業化起飛階段
【2】圖中關系反映了環境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于( )
A. 發達國家的環保政策不斷改善
B.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戰略的不斷調整
C. 人的認識能力不斷加強
D. 經濟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7月7日,全長近30千米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建成通車后,從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將從三四個小時縮短到幾十分鐘。圖為港珠澳大橋位置和設計示意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港珠澳大橋隧道建設中可能遇到的不利的環境條件有( )
A. 海水運動海底施工困難 B. 珠江口水域的生態脆弱,環境遭到破壞
C. 珠江口水域污染嚴重影響施工 D. 地形起伏大,影響施工
【2】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對該區影響有( )
A. 區內人口流動量大增,不利于珠三角的發展
B. 跨海橋梁長,交通事故增多
C. 加速港、珠、澳的區域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D. 珠海的人口暴增,住房和就業壓力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兩圖分別是我國公路、水運、鐵路、民航貨運周轉量與客運周轉量所占百分比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按W、X、Y、Z順序分別對應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
A. 公路、民航、鐵路、水運 B. 鐵路、公路、水運、民航
C. 水運、公路、鐵路、民航 D. 公路、鐵路、水運、民航
【2】導致X運輸方式的貨運和客運周轉量,1996年比1985年明顯增長的原因是( )
A. 高速公路里程大幅增長 B. 鐵路全面提速
C. 民航機場數目增加 D. 水運條件明顯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區土地利用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地區農業地域類型是( )
A. 種植園農業 B. 乳畜業
C. 混合農業 D. 水稻種植業
【2】該種農業主要分布在( )
A. 黃河三角洲 B. 長江三角洲
C. 太湖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3】實行該種農業的好處是( )
A. 可以少占耕地
B. 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C. 可以實現農業產品的自給
D. 便于利用當地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
【4】該地農業是( )
A. 自給農業 B. 粗放農業
C. 技術密集型農業 D. 商品農業
【5】影響該地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區位因素是( )
A. 地形和氣候 B. 地形和土壤
C. 水源和土壤 D. 水源和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南局部地區主要地質災害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地殼運動、氣候和災害成因上的關聯性等方面,簡述該地區地震、泥石流災害頻發的自然原因。
(2)簡述該地區泥石流頻發的主要人為原因。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類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還有________、________等。
(4)我國西南地區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試分析其原因。
(5)右上圖是“某區域主要鐵路分布圖”,圖中五條鐵路線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影響較大的有(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某時刻海平面與相應6000m高空等氣壓差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若空氣中水汽含量較豐富,此時甲、乙兩地近地面的天氣最有可能分別為
A. 陰雨天、晴天 B. 晴天、晴天
C. 晴天、陰雨天 D. 陰雨天、陰雨天
【2】若不考慮其它因素,此時該地區出現霧霾天氣
A. 甲處風力較大,霧霾持續時間較短 B. 乙處風力較小,霧霾持續時間較長
C. 乙處有上升氣流,霧霾持續時間較短 D. 甲處有下降氣流,霧霾持續時間較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土壤是一種獨立的自然體,它是各種成土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淋溶灰褐土分布區一般降水量較高(一般大于650mm),土壤的脫鈣作用比較快。下圖為祁連山東部土壤垂直帶譜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乙兩坡垂直帶譜類型存在明顯差異,主要影響因素是
A. 山地坡向 B. 山地坡度 C. 緯度位置 D. 海拔高度
【2】圖中甲坡是
A. 陽坡、迎風坡 B. 陰坡、背風坡
C. 陽坡、背風坡 D. 陰坡、迎風坡
【3】該地的林業基地可能分布在
A. 暗灰鈣土及山地灰鈣土區域 B. 淋溶灰褐土區域
C. 山地栗鈣土區域 D. 亞高山草甸土區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濕地的分布受氣候、地形、水文和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讀黃河流域濕地分布與干燥度的折線圖(干燥度是年蒸發量與年降水量之比)。完成下面問題。
【1】【1】據圖分析,該流域主要的濕地類型是( )
A. 河流 B. 湖泊 C. 沼澤 D. 河流與湖泊
【2】【2】下列能夠使濕地率增大的是( )
A. 洞庭湖平原圍湖造田 B. 三江平原種植水稻
C. 黃河三角洲向海延伸 D. 沿海灘涂種植海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15年2月,橫貫安哥拉全境的本格拉鐵路建成通車,這是繼援建坦贊鐵路之后,中國在海外修建的最長鐵路,并與安贊(安哥拉至贊比亞)、坦贊鐵路(坦桑尼亞至贊比亞)及周邊鐵路網接軌,成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贊比亞等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通道,實現區域鐵路的互聯互通,形成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國際鐵路大通道。
(1)指出甲地氣溫年較差的特點,并簡析成因。
(2)運用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解釋乙地大面積濕地的成因。
(3)分析本格拉鐵路的建成運營對圖示區域交通運輸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