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0千米,將按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中間段的海底隧道兩端各建一個人工島。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港珠澳大橋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為了
A. 縮短通行距離和時間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節約建設成本,降低難度
D. 方便旅客欣賞水下風景
【2】港珠澳大橋建設帶來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 提升澳門物流業的區域主導地位
B. 極大破壞珠江口水域的生態環境
C. 加快港珠澳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
D. 澳門將成為繼香港之后新的國際航運中心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區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變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951~2010年,該地區
A. 人口自然增長是維持人口增長的主要方式 B. 是人口凈遷入地區
C. 人口增長了17.6% D. 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2】據圖示資料顯示,該地區
A. 人口遷移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
B. 自20世紀80年代起,人口再生產類型進入現代型
C. 20世紀末青壯年人口比重偏大
D. 可能位于我國東部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意大利波河流域圖及相關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意大利大理石資源豐富、質地優良、分布廣泛,開采歷史悠久,開采加工技術先進,是世界上最有實力的大理石資源國和生產國。
材料二 波河流域圖
材料三 波河(圖中R)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河流汛期長,含沙量較大;流域為糧食(水稻、小麥)主產區。該國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R河平原上。
(1)波河豐水期時間較長,枯水期僅出現在夏末秋初,試從河流水系和補給角度分析原因。
(2)從板塊運動的角度分析意大利境內大理石分布廣泛的成因。
(3)分別說明L與N兩處地形對R河流域水稻生長環境帶來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9點15分,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在總決賽中迎戰塞爾維亞隊,最終中國女排以3:1贏得比賽,獲得金牌。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
A. 倫敦的太陽正在西北方向
B. 巴西利亞的太陽高度正在增大
C. 80°S附近及其以南地區處于極夜
D. 利馬的區時為8月20日22:15
【2】
①正值冬季,正午太陽高度角小
②植被稀疏,保溫作用弱
③寒流流經,對沿岸降溫減濕
④臨近海洋,海風很強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西氣東輸工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積極地推動新疆及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B.加速改善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并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C.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張的矛盾
D.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沿管線各自然帶大致呈垂直地帶性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河間地形及地質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與M地層巖石性質和形成時代最相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甲乙兩河間的黃土地上進行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將會導致
A甲、乙兩河年徑流量增加
B甲河年徑流量減少,乙河年徑流量增加
C甲、乙兩河年徑流量減少
D甲河年徑流量增加,乙河年徑流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把經濟發展擺在各項工作之首的原因是 ( )
①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處在可持續發展的初級階段 ②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③我國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并不嚴重 ④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經濟技術還比較落后,因此發展經濟以趕超歐美發達國家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2年5月14日,國家發改委批準設立“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該示范區地處中西部結合帶,是全國唯一跨省設立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該示范區的設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整合區域優勢資源,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增強區域整體競爭實力,為中西部地區合作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探索新途徑、新模式、發揮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材料二:黃河金三角范圍與周邊省會城市地理關系圖。
(1)分析該示范區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區位優勢。
(2)闡述產業轉移對“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未來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的影響。
(3)“黃河金三角區域”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但由于交通運輸制約限制了煤炭經濟的發展。請提出二條既能減輕交通運輸壓力又能將煤炭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的具體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