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環境各要素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認識自然環境的形成和演變,有助于我們去探尋和揭示大自然的無窮奧秘。讀某區域地層剖面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讀圖,簡述該地區地貌形成過程中內外力作用的具體表現。
(2)如果該地區位于歐洲西部,請描述圖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結合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植被破壞對該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答案】(1)內力作用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引起的褶皺和斷層;外力作用表現為侵蝕、搬運和堆積過程。
(2)水量平穩,沒有明顯的汛期,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3)植被破壞,導致蒸發和蒸騰作用減弱,降水減少,氣候變干旱;涵養水源能力降低,徑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調蓄作用減弱,流量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增大,易引發洪澇災害;植被破壞,加劇上游侵蝕作用,溝谷加寬加深,加劇中下游沉積作用,沖積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植被破壞,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系統不穩定。
【解析】(1)該圖展示的內力作用主要表現為板塊的水平和垂直運動,形成的巖層彎曲變形和錯位,表現為褶皺和斷層;外力作用則表現為流水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
(2)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從補給類型、流量、流速、水位變化、含沙量大小和有無結冰期等方面分析;歐洲西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均溫大于0℃,全年溫和濕潤,所以受氣候影響,大氣降水補給稱為河流重要的補給水源,水位變化小、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3)整體性體現的是一個要素變化引起其他各要素發生改變,體現“牽一發而動全身”。植被破壞會使氣候、植被景觀、地表徑流、河流含沙量、生物多樣性等自然環境受到影響;植被破壞,植物蒸騰作用減弱,蒸發量下降,氣候變干;涵養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徑流增加,侵蝕作用加強,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上升,易引發洪災;生物多樣性減少。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黑子與溫帶喬木年輪相關性曲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年輪寬度與太陽黑子相對數之間的關系是( )
A. 正相關 B. 負相關 C. 成反比 D. 沒有相關性
【2】此圖所反映的問題是( )
A. 太陽活動發射的電磁波能擾動地球的電離層
B. 太陽活動能影響地球氣候
C. 太陽活動時,拋出的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
D. 太陽活動時,太陽風使兩極地區出現極光,并影響中高緯度地區樹木的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藥是纏繞性藤本喜光植物,幼苗期不耐寒,宜在排水良好處種植。下圖為華北地區某山藥種植基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最容易遭受泥石流災害威脅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甲、乙、丙、丁四地中,種植山藥的自然條件最好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幅圖分別是北美地區的某河流水文站20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期觀測的降水前后48小時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與甲圖相比,乙圖
①徑流量峰值較大 ②含沙量變化較大
③徑流量變化較小 ④含沙量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該地區河流水文特征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耕地面積不斷增加 ②水庫面積增加
③森林面積增加 ④灌溉面積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水土流失過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圖,圖中字母代表地表侵蝕、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植被覆蓋率低。讀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代表水土流失的字母是
A.a B.b C.c D.d
【2】水土流失對內河航運造成的不利影響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積嚴重 B.河流匯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減小,水流速度減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質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4月10日,來自西亞的14萬噸原油在緬甸馬德島卸載,中緬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運,標志著中緬兩國能源領域合作步入新階段。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中緬輸油管道建設的積極影響有( )
A. 改善云南大氣質量
B. 保護緬甸生態環境
C. 加強我國能源安全
D. 改善緬甸能源結構
【2】【2】關于緬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勢南高北低
B. 河流有明顯的凌汛現象
C. 全年高溫多雨
D. 西南季風帶來豐富降水
【3】【3】海上巨輪運輸過程中石油泄漏易造成海水污染,海上油污擴散的主要原因是( )
A. 洋流 B. 水循環
C. 海洋生物 D. 大氣環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中緯度某山地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自然帶的分異體現了______________地域分異規律。
(2)圖中的森林帶一般為________帶,該自然帶在南、北坡分布差異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3)北坡森林帶上、下均有豐富的草場資源。為了充分利用草場資源,當地牧民一般把__________帶(圖中自然帶)作為夏季牧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哈努克經濟特區是2008年由中國紅豆集團等4家民營企業聯合一家柬埔寨公司創建的合作區,被稱作“柬埔寨的深圳”。紅豆集團等大陸企業在合作區大力發展紡織服裝業,但需要從國外進口棉花。為解決原料問題,這些企業在柬埔寨的湄公河流域大面積種植棉花。讀柬埔寨位置和湄公河流域氣候資料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湄公河流域的氣候特征。
(2)說明湄公河流域棉花種植的限制條件
(3)分析西哈努克經濟特區能夠吸引眾多中國企業投資紡織服裝業的優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結晶,現已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圖為我國二十四節氣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示意圖(相鄰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約為15天)。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節氣中,北京天安門廣場旗桿正午日影最長的是
A. 驚蟄和清明 B. 芒種與小暑
C. 大雪與小寒 D. 白露與寒露
【2】某地關于小麥種植的諺語“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半山,寒露種平川”,體現了
A.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B.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D.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