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該圖為聯合國統計的“中國人口增長率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讀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我國勞動人口增長與人口增長呈正相關
B. 我國人口數量的最高峰與勞動力數量的最高峰出現的年份大致相同
C. 在2020年前后我國勞動力人口數量達到最高峰
D.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增長率的變化主要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
【2】人口的變化會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現階段,我國勞動人口增長率的下降已經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B. 從長期來看,勞動人口增長率的下降將會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后勁
C. 我國在現階段就應該取消計劃生育政策以提高勞動人口增長率
D. 目前,由于人口增長率的持續下降,我國勞動力已經實現充分就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光照時間長短不同,會出現明顯的溫度差異。讀某中緯度內陸局部地區等值線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乙地氣溫最高,主要是因為其海拔最低 B. 丙地氣溫最低,主要是因為其海拔最高
C. 乙處樹木長勢一定最好 D. 圖示區域一定位于北半球
【2】若b為26°C等溫線,則甲地氣溫的數值可能是( )
A. 21°C B. 22°C C. 23°C D. 24°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表,完成下列各題。
【1】上表說明( )
A. 1950~1980年,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均緩慢
B. 1980~2010年,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加快,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趨慢
C. 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過農村人口
D. 1980~2010年,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速度均超過發達國家
【2】上表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增長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 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趨緩 B. 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
C. 發展中國家農村勞動力過剩更明顯 D. 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山區交通線與居民點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公路AH段線路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其目的是為避開________。
(2)公路AQB段線路大體上是沿______分布,它與APB方案相比,具有的優勢是___。
(3)一般來說,在山地地區修建鐵路或公路時,人們通常優先修建___,在線路選址時,通常會把線路地址選在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域的發展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階段、成長階段和衰落階段。初期階段主要表現為以傳統農業為主體,成長階段可分為工業化階段和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區域發展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初期階段區域內城鎮很少,空間結構比較復雜
②成長階段產業結構由點到面發展,產業由集聚走向擴散
③轉型階段人地矛盾加劇,出現高失業率、人口減少等問題
④再生階段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解決大量工人失業問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在區域發展的初期階段,下列關于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及產業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已表現得比較明顯
B. 工業化起步是源于本階段的科技創新
C. 傳統農業占有較大的比重,工業化處于起步階段
D. 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產業表現出加速度發展的趨勢
【3】圖中a、b、c各點分別代表區域發展不同時期產業結構特征。從區域發展的過程來看,其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A. a-b-c B. b-c-a C. b- a-c D. c-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解放前,中國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成糧倉,“西大荒”變成棉倉、糧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
材料二:我國“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圖
材料三:“北大荒”某農場土地利用結構圖
(1)從農業發展限制條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 ________,西大荒地主要是________ 。
(2)簡述“南大荒”發展橡膠生產、“西大荒”發展棉花生產的有利氣候條件。
(3)簡要說明目前“北大荒”糧食生產的突出特點和有利的自然條件。
(4)我國東北黑土區現有大型侵蝕溝25萬多條,每年僅因侵蝕溝谷吞噬耕地而損失的糧食高達40多億千克。試結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蝕的主要原因與可持續發展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農業要素統計表。完成下面小題。
【1】此區域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 )
A. 季風水田農業 B. 商品谷物農業
C. 大牧場放牧業 D. 乳畜業
【2】關于該地區農業發展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B. 農業機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C. 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鹽堿化
D. 最大障礙是種植業和畜牧業矛盾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受土地開發和防洪等因素的影響,城市河流往往被兩條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廢舊輪胎、石籠網與內裝碎石土的生態袋(生態袋由抗腐蝕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滿足植物生長的孔徑)聯合制成的新型生態河堤受到許多城市的青睞。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鋪設廢舊輪胎的主要目的是( )
A. 減少河水滲漏,保護水源 B. 縮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 減緩水流沖刷,保護河岸 D. 固定植物根系,促進生長
【2】推斷香根草可能具有的特性是( )
A. 喜陰涼 B. 耐旱澇
C. 根系橫向生長 D. 莖干中空而脆
【3】與傳統硬質河岸相比,石籠網與生態袋結合可以( )
A. 增加河流水量 B. 減少河道淤積
C. 縮短使用期限 D. 減輕旱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是中國東北地區(局部人右圖是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局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太湖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該地耕地類型以________為主,主要糧食作物為________,其農業地域類型為________。
(2)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這種變化會對該地城郊農業生產條件產生的影響有________
(3)黑龍江省農業生產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是________。
(4)東北三江平原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