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列一組模式圖,回答有關問題。(共12分)
(1)圖13中,甲代表 ,甲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類型是 ,對應圖14中的 (填字母)。(3分)
(2)圖14中氣候類型A的成閉是終年受 帶控制,該氣候形成的自然帶名稱是 ,在圖15中對應的數字是 。(3分)
(3)上述模式圖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地理環境的 。(1分)
(4)E氣候類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評價該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有 。(5分)
(1)(盛行)西風帶(1分,注意:未答“……帶’’不給分。) 地中海氣候(1分) C(1分)
(2)赤道低氣壓(1分) 熱帶雨林帶(1分,注意:答“熱帶雨林”不得分。)①(1分,注意:“①”答成“l”、“(1)”均不得分,嚴格按照圖中符號填寫。)
(3)整體性(1分)
(4)海陸熱力性質差異(1分)
有利影響: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或夏季水熱條件好、水熱組合好(共2分,從水分、熱量兩方面回答。)
不利影響:季風氣候,降水變率大,多水旱災害(共2分,水災1分,旱災1分。)
【解析】熟練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是一輪復習的重點任務,模式圖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地展示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揭示地理事物之間本質的必然聯系。本題從三幅模式圖入手,綜合考查了“氣壓帶與風帶”、“氣候類型”、“自然帶”等重要知識點。
這些知識點是相互關聯的,“氣壓帶與風帶’’是形成“氣候,,的重要因素,而不同“氣候”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帶”,因此,學生對這這些知識點的掌握和消化應是循序漸進的,在復習,應提醒學生關注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分布規律可按對應關系聯合記憶。
另外,本題中還要求“評價氣候對農業的影響”,教師講評時,應幫助學生建立答題的基本思路:“評價……影響”應從“有利”、“不利”兩個方面作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知識精講與能力訓練 高三地理 題型:021
讀“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圖中字母a、b、c、d、表示的含義可以是下列四組敘述中的
[ ]
A.a輸入物質和能量、b
輸出物質和能量、c
環境的反饋作用、d
人類根據反饋作用的后果,又影響作用于環境
B.a濫采濫用自然資源、b任意排放有害物質、c
產生環境問題、d
進行國土整治
C.a合理采伐森林、b
大氣中
增多、c
酸雨、d一加強大氣污染的治理
D.a過量開采地下水、b
工業“三廢”的排放、c
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d
雨季回灌、填補漏斗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云浮市新興一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右圖,回答題:
【小題1】若該圖表示海陸間水循環的模式圖,則最能代表臺風登陸我國的環節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風海流 | B.上升流 | C.暖流 | D.寒流 |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 |
B.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 |
C.日本暖流——赤道逆流一加利福尼亞寒流 |
D.日本暖流——千島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廣東省云浮市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右圖,回答題:
1.若該圖表示海陸間水循環的模式圖,則最能代表臺風登陸我國的環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該圖表示海陸間水循環的模式圖,目前人類可以在某些地區某些時候施加一定影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該圖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緯度海區大洋環流,則①是( )
A.風海流 B.上升流 C.暖流 D.寒流
4.假如有人在美國洛杉磯海灘拾到上海少先隊員在東海放出的漂流瓶,那么該漂流瓶借助下列那組洋流而漂到洛杉磯海灘的( )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
B.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
C.日本暖流——赤道逆流一加利福尼亞寒流
D.日本暖流——千島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