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 淮河流域 | 長江流域 | 新安江流域 |
流域面積(萬平方千米) | 6.70 | 6.60 | 0.66 |
流域面積占全省的比重(%) | 48.0 | 47.3 | 4.7 |
水資源量占全省的比重(%) | 26.0 | 63.4 | 10.6 |
耕地面積(萬平方千米) | 3.02 | 1.33 | 0.08 |
耕地占全省的比重(%) | 68.0 | 30.0 | 2.0 |
氣候條件 | 農業生產類型 | |
淮北平原 | ||
皖南山地 |
分析 安徽地處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交界地帶,北邊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南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解答 解:(1)對比表格中流域面積及水資源的所占比重的數據,結合三大河流的位置可判斷水資源的分布從南往北減少.因水資源的多少受降水的影響,依據影響降水的因素去分析成因,安徽省的降水受東季風的影響,東南季風由南向北影響減弱,雨季短,降水量減少.
(2)對比表格中三大流域的耕地面積可知,耕地資源是從南往北增多.其影響因素是聯系地形分布圖,平原適合開墾耕地,而皖南以低山(丘陵)為主,皖中以丘陵為主,皖北以平原為主.
(3)以秦嶺-淮河為界,淮北平原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水熱條件較差,但適合發展種植業;皖南山地是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熱條件較好,適合發展林果業.
故答案為:(1)規律:從南往北減少(也可分流域描述).
成因:由南往北受夏季風影響漸弱,雨季漸短,降水量減少.
(2)規律:從南往北增多(也可分流域描述).
主要影響因素:(地形)皖南以低山(丘陵)為主,皖中以丘陵為主,皖北以平原為主.
(3)
氣 候 | 類 型 | |
淮北平原 | 溫帶季風氣候,水分和熱量條件較差 | 以種植業為主 |
皖南山地 | 亞熱帶季風氣候,水分和熱量條件較好 | 以林果業為主 |
點評 本題以安徽省的水資源,耕地資源為載體,考查學生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結合圖進行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氣壓帶與乙風帶交替控制 | B. | 乙風帶與丙氣壓帶交替控制 | ||
C. | 丙氣壓帶與丁風帶交替控制 | D. | 全年受乙風帶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③④ | C. | ①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