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環渤海經濟圈作為東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目前,影響環渤海經濟圈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是()
A. 礦產資源不足B. 水資源短缺
C. 人口密度較大D. 洪水災害頻發
【2】甲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A. 地勢平坦廣闊B. 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
C. 土壤深厚肥沃D. 降水豐富,水源充足
【3】天津、青島、大連吸引外資企業紛紛落戶,其共同的優勢區位條件是()
①水陸交通便利
②市場前景廣闊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產地
④水源、動力充足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
【1】B
【2】B
【3】A
【解析】
【1】環渤海經濟圈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勞動力充足,洪水災害較少,由于降水較少,尤其是春季,用水量大,導致水資源不足,故影響環渤海經濟圈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是水資源短缺。故B正確。
故選B。
【2】甲地為我國華北平原地區,該地區適合棉花生長的主要優勢的氣候條件是光熱充足,雨熱同期,B正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不屬于氣候條件,A、C錯誤;華北地區是我國缺水地區,水源不足,D錯誤。
故選B。
【3】天津水資源短缺,④錯誤;天津、青島、大連原料不具有優勢,③錯誤;天津、青島、大連的共同區位優勢是交通便利、市場前景廣闊,①②正確。
故選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云貴高原形成與發育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云貴高原的形成發育過程中( )
A. 以內力作用為主導因素 B. 以外力作用為主導因素
C. 內外力共同作用 D. 后期以內力作用為主
【2】④中,鐘乳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風力侵蝕 B. 流水侵蝕 C. 風化作用 D. 流水沉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野生菌一般生長于土壤排水透氣性好、人類干擾少的原始森林中,很多菌子只與某類樹木伴生。菌子萌發期需要充足的光照,菌體出土前需要充足的雨水,出土后需要適宜的光照。
材料二 云南被稱為“菌子王國”,菌子的種類和產量都居全國首位,出產的野生菌大多營養價值高,產量稀少且目前無法人工栽培。新鮮野生菌需盡快食用。云南幅員廣闊,不同海拔和地形導致各地的生境、氣候條件有著很大的不同,菌子的品種也顯著不同。近年來,我國野生菌資源日漸枯竭,產量逐年下降。下圖為云南野生菌分布圖及昆明的氣候資料。
(1)分析云南野生菌種類最豐富的自然原因。
(2)云南野生菌大量出口日本等地,推測其運送到日本市場的主要交通方式并簡述理由。
(3)請你提出應對我國野生菌產量逐年下降的可行性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地位于華北平原,乙地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乙兩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海拔 B. 熱量 C. 水分 D. 土壤
【2】甲、乙兩地共有的地理現象是
A. 廣泛種植水稻 B. 雨熱同期 C. 冬季河流結冰 D. 水運發達
【3】甲地樓房南北間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 海陸位置 C. 緯度位置 D. 盛行風向
【4】目前甲、乙兩地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分別是
A. 旱澇鹽堿危害、水土流失嚴重 B. 多風沙危害、水資源短缺
C. 生態破壞嚴重、多旱澇災害 D. 水資源短缺、酸雨危害較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劃分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區的自然景觀與乙區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區深居內陸、降水量少
B. 乙區日照時間長,積溫高
C. 乙區人類活動歷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 甲區全年氣溫低、光照時數少
【2】對乙自然區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熱量豐富
B. 河流流量大,無結冰期
C.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D. 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3】丙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區氣溫較高,熱量條件較好 B. 河谷地區土壤肥沃
C. 河谷地區人口稠密,勞動力多 D. 河谷地區有豐富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寒冷地區城市排水管道的鋪設受季節性凍土影響。下圖示意內蒙古海拉爾市季節性凍土層(0℃為凍層邊界)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海拉爾市季節性凍土層厚度最大的時間在( )
A. 1月末B. 4月中
C. 6月初D. 8月中
【2】地下3米內,土層越深( )
A. 冬、夏季溫度變化越快
B. 冬、夏季溫度變化越慢
C. 冬季降溫越快,夏季升溫越慢
D. 冬季降溫越慢,夏季升溫越快
【3】為防止該地排水管內水流凍結,可以( )
A. 減少排水水量B. 減小水管埋深
C. 提高管線坡度D. 調整排水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問題。
(1)此圖以_______為中心,日期為_______月_______日。
(2)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
(3)圖中晨線是_______,昏線是_______。
(4)A、D、E三點的自轉線速度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_______。有一發炮彈從D點射向乙點方向,炮彈將落在D、乙所在經線的_______ (東或西)側。
(5)E點的地方時為_______時,C點的地方時為______時,乙點的日出時間是_____時,日落時間是_______時。
(6)從甲到乙最短距離的行進方向是_______。
A.自東向西 B.先向東南再向東北 C.自西向東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7)此時全球與E點屬于同一天的地區所占的范圍_______。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西蘭地處大洋洲南部,主體由南北二島構成。兩島均為高大山脈貫穿,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17座,南島高山山頂終年積雪;C城為南島最大城市。甲圖為“新西蘭南島等高線地形示意圖”。
材料二 新西蘭生物資源豐富:森林(溫帶雨林為主)占全國土地面積的30%;有眾多特有的大型步行鳥類如幾維鳥、鸮鸚鵡;海豹、海豚等海洋生物也棲息于附近海域。
材料三 乙圖為甲圖中C城、H鎮氣候資料統計圖。
(1)說明新西蘭南島地形對氣候區域差異的影響。
(2)分析新西蘭生物多樣性豐富及生物種類獨特的原因。
(3)指出南島出口貿易主要的交通方式的特點,并列舉其兩種優勢出口產品。
(4)分析C城相比于H鎮發展成南島最大城市的有利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區發展起來酌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從山頂到
山腳開墾了無數的梯田,印加人修筑的水渠和梯田非常堅固。讀古印加文明區域示意圖(圖左)和古印加
梯田景觀圖(圖右),完成下面小題。
【1】古印加梯田改造的農業區位因素主要是
A. 水源 B. 光照 C. 土壤 D. 地形
【2】印加人修建水平梯田的生態效益主要是
A. 蓄水保土、增肥力 B. 調節當地氣候
C. 增加糧食產量 D. 減少地震災害的發生
【3】古印加梯田的灌溉水源主要來白
A. 大氣降水 B. 高山冰雪融水 C. 山下河流 D. 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