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農牧交錯帶是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的地區,圖為“我國農牧交錯帶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區沙塵暴的是( )
A.加強天氣預報 B.改變農業生產結構
C.發展耐旱農作物 D.全面種草,發展畜牧業
【2】b地區生態環境易遭到破壞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多地震
②毀林開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長速度過快
④處于西南季風區,降水多且雨季集中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4.0”是一個將生產原料、智能工廠、物流配送、消費者全部編織在一起的大網,消費者只需用手機下單,網絡就會自動將訂單和個性化要求發送給智能工廠,由其采購原料、設計并生產,再通過網絡配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下圖是德國制造業進步的四個階段。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德國制造業區位因素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對市場信息的依賴度提高
B.對交通運輸條件要求下降
C.對勞動力數量的需求變大
D.對資源的配置要求將降低
【2】“工業4.0”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
A.提高工業生產的整體成本
B.工業生產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實現工業的個性化生產
D.擴大傳統制造業生產規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我國南方珠江流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對該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河流年徑流量比北方河流大
B.河流的汛期較長,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結冰期,含沙量較小
D.河水以雨水補給為主
【2】相比于下游,上游重點發展了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其主要的區位優勢是( )
①有色金屬原料豐富 ②廉價水電 ③技術先 ④資金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近年來,該河流三角洲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日漸突出,該問題的出現與下列現象基本無關的是
A.人口增加,工農業生產規模擴大,需水量大增
B.水資源利用率較低,浪費嚴重
C.水體污染嚴重,許多水體水質下降
D.氣候變得干旱,降水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DNA分子中A+T占整個DNA分子堿基總數的44%,其中一條鏈(α)上的G占該鏈堿基總數的21%,那么,對應的另一條互補鏈(β)上的G占該鏈堿基總數的比例是( )
A.35% B.29% C.28% 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中對應點的溫度關系為a>b
B.水的電離常數KW數值大小關系為b>d
C.溫度不變,加入少量NaOH可使溶液從c點變到a點
D.在b點對應溫度下,將pH=2的H2SO4溶液與pH=10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4年我國東部地區鋒面雨帶移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影響各城市的天氣系統及各城市的天氣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5月上旬受鋒面影響,福州可能陰雨連綿
B.6月下旬受冷鋒影響,杭州低溫少雨
C.7月中旬受副高影響,濟南高溫多雨
D.7月下旬鋒面雨帶滯留北京,多暴雨
【2】2014年夏季,我國東部地區易出現:
A.南北皆旱 B.南北皆澇 C.南旱北澇 D.南澇北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準確稱量的鄰苯二甲酸氫鉀(結構簡式為)來準確測定NaOH標準溶液的濃度,即分析化學實驗中常稱為“標定”的一種方法。
已知:①NaOH溶液的濃度在0.1 mol·L1左右,滴定終點時溶液的pH應為9.1。
②鄰苯二甲酸氫鉀相對分子質量為204
(1)寫出鄰苯二甲酸氫鉀與Na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將用托盤天平稱好的鄰苯二甲酸氫鉀放于錐形瓶中,加適量的水溶解,溶液呈無色,再加入指示劑酚酞,用NaOH溶液滴定到終點時,現象是 。
(3)某學生進行了四次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編號 | 鄰苯二甲酸氫 鉀的質量/g | 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mL |
1 | 0.408 0 | 18.20 |
2 | 17.10 | |
3 | 16.90 | |
4 | 17.00 |
滴定中誤差較大的是第 次實驗,造成這種誤差的可能原因是 。
A.堿式滴定管在裝液前未用待測NaOH溶液潤洗2~3次
B.滴定開始前堿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在滴定終點讀數時未發現氣泡
C.盛有鄰苯二甲酸氫鉀溶液的錐形瓶中有少量水
D.達到滴定終點時,俯視溶液凹液面最低點讀數
E.滴定過程中,錐形瓶振蕩得太劇烈,以至有些液滴飛濺出來
(4)該同學所測得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1(結果保留三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海域發生9.0級強烈地震,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造成了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
材料二:下圖為2011年3月16日2: 00(世界 標準時間)東亞部分地區等壓線圖.
(1)圖中氣候分界線南北兩側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2)甲、乙兩地降水季節差異是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
(3)曰本地震多發的原因是__________。
(4)下圖中能正確反映日本地震地區地殼運動狀況的是 。
(5)專家認為,3月16日我國不會受到核泄漏的嚴重危害,試從大氣運動和海水運動角度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