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小流域為單元的生態模型試驗,可以檢驗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為降水量在60mm/30分鐘時,“不同植被覆蓋率林草措施減流減沙效益”表。讀表回答
植被覆蓋率 (%) | 徑流量 (mm/30分鐘) | 入滲量 (mm/30分鐘) | 產沙總量 (g) | 減流效益 (%) | 減沙效益 (%) |
100 | 9.77 | 50.23 | 0.85 | 80.78 | 99.30 |
85 | 20.46 | 39.54 | 1.52 | 59.75 | 98.77 |
70 | 27.31 | 32.69 | 4.34 | 46.27 | 96.48 |
60 | 38.24 | 21.76 | 24.11 | 24.77 | 80.41 |
40 | 41.91 | 18.09 | 57.29 | 17.53 | 53.45 |
20 | 42.44 | 17.56 | 88.75 | 16.51 | 27.89 |
0 | 50.83 | 9.17 | 123.07 | 0 | 0 |
在植被覆蓋率變化幅度相同條件下,同時對減流減沙效益影響均較大的植被覆蓋率變化范圈是
A.20%~40% B.40%~60% C.60%~70% D.70%~85%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某區域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讀圖1,指出圖中虛線方框內區域的地勢基本特征;描述該地區山脈與河流分布的主要特點。說明圖示地區成為世界上地殼平均厚度最大地區的主要原因。
(2)說出圖示地區優勢資源的類型;簡述全球變暖對該地區環境造成的主要影響。
(3)指出圖示地區種植業分布的主要地區,簡述其發展種植業有利的自然條件。
(4)說出經過圖示地區鐵路線的名稱及其修建的重要意義。
(5)圖2為圖示區域中一個省區的城鎮分布變化圖,圖3是該省區的城鎮人口變化統計圖,據此指出該省區城鎮化的主要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2008年中國某公司與丹麥簽署二氧化碳減排貿易協議,丹麥將向中國購買63萬噸二氧化碳減排指標。清潔發展機制允許發達國家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甲烷氣的收集與利用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幫助,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可從發展中國家購買二氧化碳排放削減量以履行《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減排義務。
(1)試分析中國向發達國家轉讓溫室氣體減排量給中國帶來的積極意義。
(2)福建作為經濟發達省份,理應為中國的節能減排作出貢獻,請談幾點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根據土地利用結構調整的需要,科研人員對某生態脆弱區的農業土地利用擬定了三種方案(表1、表2),回答
表1:農業用地構成()
方案 | 農耕地 | 蘋果園 | 林地 | 草地 | 菜地 |
A | 44.1 | 2.4 | 12.9 | 40.5 | 0.1 |
B | 18.1 | 11.6 | 36.8 | 33.4 | 0.1 |
C | 10.1 | 19.6 | 36.8 | 33.4 | 0.1 |
表2:經濟與環境效益比較
方案 | 侵蝕量比較*() | 徑流量比較*() | 土地利用總收入(萬元/年) | |
3~8年內 | 8年以后 | |||
A | 100 | 100 | 57 | 57 |
B | 64 | 52 | 50 | 88 |
C | 50 | 40 | 48 | 112 |
該地最有可能位于
A.山西 B.江西 C.廣西 D.四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8―2009年冬春季節,我國部分地區遭遇了歷史罕見的持續干旱讀圖“部分地區旱情分布示意圖”,回答
中、重旱區域旱情嚴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屬于干旱半干旱區,降水少 B.屬于暖溫帶,蒸發旺盛
C.氣候異常導致降水偏少、氣溫偏高 D.上游大量用水導致下游河流斷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世界上六種主要植被類型的氣候分布范圍示意圖。讀下圖,完成
圖中數字序號與其對應植被類型的正確組合是
A.①―熱帶雨林 B.②―針葉林 C.③―荒漠草原 D.④―落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圖“某國三大產業比重結構圖”(低中高收入國家第三產業比重分別為30%、50%、70%)回答
該圖反映的國家可能是
A.中國 B.新加坡
C.美國 D.韓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