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自然景觀地域分異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自然景觀從①→②→③→④的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 的地域分異規律,該規律的形成是以 為基礎的,這一規律表現最典型的大陸是 。
(2)如果自然景觀②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則自然景觀③為 ,⑤為 ,⑥為 ,自然景觀③→⑤→⑥的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 的地域分異規律,該規律的形成是以 為基礎的,該自然景觀的地域分異規律表現最典型的區域是________(低、中、高)緯度地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甲乙丙三地氣候特征的差異最明顯的表現是:( )
①氣溫年較差
②降水量的季節變化
③夏季風風向和影響時間長短
④高溫期與多雨期不一致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2】日本一月0℃等溫線與北緯38度緯線基本吻合,中國一月0℃等溫線與北緯33度緯線基本吻合,該事實說明( )
A. 日本一月平均氣溫受冬季風影響大 B. 日本南北溫差大
C. 日本常綠闊葉林的分布緯度比中國高 D. 日本雨季開始時間比中國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Ⅰ為南亞部分地區圖,圖Ⅱ是圖Ⅰ所示半島中部東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該半島的地形特征。
(2)圖Ⅰ中M島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試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分別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區人口變動情況統計圖以及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圖。讀圖回答下列單選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乙、丁兩地人口增長速度日趨緩慢 B. 甲、丙兩地人口總量不斷增加
C. 乙地區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 D. 丁地區外來勞動力日趨增多
【2】圖中最可能反映當前山東半島人口變動情況及原因的是( )
A. 甲 ②⑥ B. 乙 ④⑤ C. 丙 ①④ D. 丁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世紀90年代前,芬蘭工業以食品、機械、森林加工業等傳統工業為主。70年代芬蘭政府重視教育科技投入,對以森林為基礎的資源密集型傳統產業進行調整和改革,鼓勵企業與大學或研究院合作,將科研成果產業化。政府還要求企業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規范化運作,走向國際市場。隨著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突起,芬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材料二 芬蘭主要工業中心圖。
(1)據圖說明芬蘭工業分布的特點及主要成因。
(2)簡要分析芬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B、C、D、E五個城市中可能形成較早的是______________城市(填代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A、C、D三個城市興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進A城市發展和限制其發展的區位因素分別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________地貌上。
(4)D城市適于發展______________工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容易對環境產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E城市興起和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按目前圖中展示的現狀,哪個地點可能會再形成一座城市?將這座城市用字母F標注在圖中。
(5)按照因地制宜原則,圖中字母所示地區適于發展的農業類型分別是:G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1950~2000年該地區城市發展變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說來,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與F城相比,E城的城市規模從小到大,說明________運輸對城市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3)圖乙的①②兩線中,反映G城人口變化特點的是________線。這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G城的人口變化特點是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等社會經濟問題。
(4)城市的迅速發展會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并對自然環境各要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工業廢渣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土地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城市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響還表現在:
①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對氣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對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對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選)城市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主要表現在( )
A.滿足人們更多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進產業結構的良性變化
C.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擴大城鄉差別
D.增強規模經濟效應和集聚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廟灣島位于珠江口島嶼群的外沿,屬珠海市管轄,從珠海市區乘漁船或快艇到廟灣島航程約需4小時,無官方直航客輪前往。廟灣島上共有常住漁民20多戶,共60余名,僅有漁民自家供水供電設施。廟灣的珊瑚質沙灘“下風灣”,沙質潔白,海水清澈。廟灣島位于珠海市珊瑚自然保護區范圍,海底有五彩斑斕的熱帶魚,更有稀有的紅珊瑚群,被稱為“中國的馬爾代夫”。
近日珠海市政府發出“禁令”,明確禁止漁民載客到廟灣島休閑旅游。試推測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半島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公路在甲段有多處連續彎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該路段
A. 沿線風景優美,為方便游客觀景 B. 生態環境脆弱,為保護生物資源
C. 聚落人口密集,為增加交通流量 D. 地形高差較大,為減緩公路坡度
【2】【2】乙城市是圖示區域中規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療養城市,據此判斷其形成的主要區位條件是
A. 地形平坦寬廣,交通便利,風景好 B. 周圍地貌多樣,耕地多,產糧足
C. 全年降水豐富,水質好,資源豐 D. 地處沿海地區,暖流強,氣溫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