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地理環境中的碳循環”示意,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 ①動 物 ②綠色植物 ③O2 ④CO2
B. ①動 物 ②綠色植物 ③CO2 ④O2
C. ①綠色植物 ②動 物 ③CO2 ④O2
D. ①綠色植物 ②動 物 ③O2 ④CO2
【2】此圖可以說明:
①人類活動可以改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②自然地理環境的物質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中
③自然地理環境要 素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④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整體性質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4是甘肅省敦煌市地貌類型圖。高大的鳴沙山環抱著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匯聚形成月牙泉(見圖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來日趨干涸,當地政府發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縮而成
B.古河道殘遺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風力侵蝕而成
【2】泉水日趨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變暖,蒸發增強
B.降水變少,雨水補給減少
C.風沙沉積,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補給量不斷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經緯網和中國著名山脈的疊加圖,圖中經緯線間隔度數相等,四個小黑點為中國領土的四至點。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山脈①南北綿延長約
A.550千米 B.1100千米 C.1500千米 D.2200千米
【2】圖中山脈
A.①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B.②位于青藏高原,是黃河的發源地
C.③是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 D.④是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回首三十多年來的神州大地,許多人遠離故鄉,漂泊打拼于異地他鄉,鄉愁何寄?鄉愁是不可泯滅的記憶,是揮之不去的鄉音繚繞,是故鄉的風土人情在靈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見
①鄉愁的影響深遠持久
②鄉愁增進了文化歸屬感
③鄉愁是鄉土文化的標志
④鄉愁是民族文化的靈魂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某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2011年2月甲國部分地區遭受了罕見的雪災,其中受災較嚴重的城市可能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關于乙島嶼的敘述,正確的是
A.虛線框內東南部地勢較平坦,西北部地勢較陡峻
B.該島因火山噴發而形成
C.沿岸可能擁有不凍港
D.自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2016年暑期前往圖所示意區域旅游考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河流①、②、③依次是
A.怒江 瀾滄江 金沙江 B.瀾滄江 金沙江 怒江
C.黃河 金沙江 瀾滄江 D.金沙江 瀾滄江 怒江
【2】照片中的景觀分布在P地河谷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 B.背風坡產生焚風效應,氣候干熱
C.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 D.緯度較低,蒸發旺盛,氣候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廣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數量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1】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有
A. 農村勞動力過剩
B. 廣州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C. 廣州基礎設施比較完善
D. 交通便捷
【2】【2】2001-2007年以來引起廣州城市化水平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國家戶籍政策的調整
B. 社會經濟的發展
C. 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
D. 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若上圖表示海陸間水循環,則:
A. ①表示水汽輸送,③表示蒸發
B. 人類活動對①②③④中的①產生的影響最大
C. 黃土高原的地表形態與②的作用密切相關
D. 氣流下沉有利于①環節的形成
【2】若上圖表示中低緯度某海區的洋流分布模式,則:
A. 該海域分布在北半球
B. 該海域分布在東半球
C.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D. ①、②是暖流,③、④是寒流
【3】若上圖表示中低緯度某海區的洋流分布模式,③洋流與下列四幅圖所示一致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區域示意圖,圖中曲線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線(單位:mm),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圖中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甲國是世界上著名的橄欖油生產和出口國,請分析該國種植油橄欖的有利區位條件。
(3)甲國海洋運輸業發達,請分析該國發展海洋運輸業的區位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