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經濟快速發展引發了大規模的“移民潮”,未來我國中西部經濟的發展將使產業資本替代勞動力成為流動的主體,由“移民就業”向“移業就民”轉換。據此回答各題。
(1)最容易吸引移民就業的工業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移業就民”帶來的影響有( )
①加快中西部地區城市化進程
②促進東部地區產業升級
③緩解東部地區就業緊張狀況
④降低中西部地區環境壓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97年至2007年,我國糧食生產格局發生了重要變化,“南糧北調”逐漸演變成“北糧南調”。下表為1997年至2007年我國糧食增產省份和減產省份統計表(單位:億斤)。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較之北方,南方省份糧食減產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水土組合條件較差 B. 耕地減少幅度大
C. 耕作經驗缺乏 D. 生產技術落后
【2】伴隨南方省份農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發展,耕地利用方式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 ( )
A. 土地肥力不斷降低 B. 導致土地沙漠化嚴重
C. 耕地單位產值提高 D. 平原面積不斷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某國出生率、死亡率的變化情況,下圖是“人口增長模式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國處于上圖中的( )
A. 階段Ⅰ B. 階段Ⅱ C. 階段Ⅲ D. 階段Ⅳ
【2】該國1975~2005年期間,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
A. 總量有波動,但變化不大 B. 總量上升,增長速度減緩
C. 經歷了慢—快—慢的過程 D. 總量上升,增長速度加快
【3】該國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 )
A. 人口老齡化嚴重 B. 勞動力嚴重不足
C. 人口增長過快,就業壓力大 D. 人口總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座石碑,上面刻著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太陽神——薩瑪斯正在接受禮拜。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石碑所反映的時代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四個階段中的( )
A. 原始文明時代 B. 農業文明時代
C. 工業文明時代 D. 環境文明時代
【2】這幅石碑反映出當時的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 )
A. 人類對環境既崇拜又依賴
B. 人類與環境的對抗性明顯增強,環境遭到破壞
C. 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
D. 人類正謀求與環境協調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比較變化曲線圖”,回答問題。
(1)A、B兩條曲線中代表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的是_____曲線,代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是________曲線。
(2)從圖中可看出,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1950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過發達國家。
(3)從圖中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20世紀70年代開始,由于人們對________的需求提高以及鄉村和小城鎮________的逐步完善,出現了________現象,主要表現為城市人口向________和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區________,中小城鎮發展迅速。
(4)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主要是_______。
(5)為了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許多城市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和科技正演繹著一場農業經營模式的變革。下圖為西安周邊某縣建立的農業產業園,融合了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的休閑觀光農業,無土栽培、無公害化生產、采摘游、家庭農場、訂單式的私人配送與定制等手段,讓農產品價格翻了幾番,采用智能溫棚控制技術,為農戶帶來“四季不斷”的收入。根據材料完成下面各題。
【1】智能溫棚改造了農業生產中的哪些要素( )A. 熱量、光照、土壤 B. 土地、熱量、光照 C. 熱量、水分、土壤 D. 熱量、光照、濕度
【2】導致當地農業生產形式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氣候變暖 ②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③交通運輸的發展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⑤農業生產技術的
發展⑥農業生產私有化
A. ②⑤⑥ B. ①⑤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1999~2007年中國工業能源消耗量、工業增加值及能耗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1999~2007年間,我國工業
A. 碳排放量逐年下降 B. 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
C. 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D. 工業增加值增速慢于能源消耗增速
【2】為了降低碳排放量,短期內我國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B. 對鋼鐵、化工、電力等高能耗工業進行低碳技術改造
C. 著力發展低能耗的高新技術產業,優化產業結構
D. 加強輿論宣傳,倡導居民綠色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吸引大量民工遷入而有許多科技工作者遷往西部地區的主要原因分別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⑥
【2】導致美國老年人從東北部向西部、南部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A. ① B. ② C. ④ D. 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月1日起,國家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是繼2013年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后,我國人口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調整。該政策與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有密切關系(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時,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據此并結合我國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和人口老齡化預測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后,我國未來10年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比重將發生怎樣的變化?為什么?
(2)新人口政策的實施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長期影響可能有哪些?
(3)有人認為,國家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后,我國的生態環境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你同意這一觀點嗎?請說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