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比較法是研究區域差異最常見的方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①城市等級越高,數目越多 ②城市等級越高,城市間的距離越遠③城市等級越高,服務范圍越大 ④城市等級越高,服務種類越多,正確的(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硅谷地區圖”和“魯爾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兩地區工業共同的優勢區位條件是( )
A. 勞動力豐富 B. 交通便捷
C. 氣候宜人 D. 水源充足
【2】兩工業地域形成與發展的共同特點是( )
A. 因生產聯系而集聚 B. 經歷了衰落、重振過程
C. 新增企業以中小型為主 D. 工業布局趨向原料產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各區域之間的發展基礎、發展條件存在著很大差異。讀“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差異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項。
【1】關于t2時刻各區域發展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1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B.區域2處于發展后期階段
C.區域3進入起步階段
D.圖示三區域所處發展階段相同
【2】若用圖示意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差異,分析圖示信息所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
A.現階段我國各區域對資源依賴程度不斷降低
B.現階段我國各區域經濟發展應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
C.從區域3到區域1反映了我國經濟從沿海向內陸的發展趨勢
D.要實現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和諧統一,需宏觀協調各區域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兩區域圖。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兩區域
A. 地勢平坦,有相同的農業地域類型
B. 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
C. 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流量穩定
D. 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2】兩區域氣候
A. 均為熱帶氣候類型
B. 以冬雨型氣候為主
C. 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的控制
D. 與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有關
【3】圖示孟加拉灣沿岸多風暴潮原因不正確的是
A. 河口水量大
B. 西南季風影響
C. 沿岸常年受颶風影響
D. 喇叭口的海岸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代交通運輸網是由線(公路、鐵路、航線等)和點(車站、港口、機場等)交織而成的。不同的線和點有著不同的區位選擇。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右圖中三角形代表現有的公交車站,現擬新建一個公交車站。①②③④四個備選位置中,最不合理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如下圖,關于連接兩縣城高速公路的選線方案,敘述正確的是( )
①方案a客貨流量最大 ②方案b建設成本最高 ③方案c營運成本最大 ④宜選擇方案c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奧里諾科河干流發源于圭亞那高原,成一巨大弧形繞行于圭亞那高原(下圖),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達436條。整個流域內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區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降水達4000毫米以上,多年的觀測結果表明,干旱季節的日平均流量最小只有33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可達到81 100立方米/秒以上,入海水量居世界第5位。奧里諾科河中游平均河寬l-1.5km.下游平均河寬2km左右,水位年變幅12m,河道為均勻剖面,平均坡降約為0.045‰。奧里諾科河年平均輸沙量約3.52億噸,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兩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現在汛期(漲水季節)的干支流,第二次沙峰出現在汛后(退水期間)的干流。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比較圖中①、②、③三地區年降水量的大小。
(2)分析①、③兩地區年降水量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
(3)試解釋奧里諾科河一年中汛期前后兩次沙峰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圖中e、f表示不同作用,a、b、c、d表示不同輻射),回答下列各題。
【1】對地面起保溫作用的是( )
A.箭頭a表示的輻射
B.箭頭b表示的輻射
C.箭頭c表示的輻射
D.箭頭d表示的輻射
【2】當大氣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時( )
①箭頭f可能增強 ②箭頭e可能增強
③箭頭c可能增強 ④箭頭a可能增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