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舊水坑村位于廣州市番禺區,改革開放后,村集體和村民興建工廠、引進外資,自發地推動村莊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成為廣州為數不多的“億元村”之一。下圖為舊水坑村不同時期土地利用結構示意圖。
完成下列各題。
【1】從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中可推測該村
A.生態環境質量逐步提高B.人口就業結構明顯變化
C.耕地撂荒現象日益嚴重D.居民生活條件顯著改善
【2】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該村重點應
A.抬高企業準入門檻,加快產業升級B.整合耕地資源,發展經濟作物種植
C.遷出部分污染企業,保護生態環境D.保持民族特色,大力發展民俗旅游
【答案】
【1】BD
【2】AC
【解析】
【1】讀圖可知舊水坑村從1985年到2013年其工業用地大面積增加,可知該區域工業廢棄物的排放量是比較大的,因此可知該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是不會逐步提高的,故A錯誤;讀圖可知在1985年該區域的農林用地的面積是比較大的,農業從業人口數量比較多,但是到了2013年,該區域的工業用地的面積大幅度增加,此時農林用地的面積明顯減少,到了2013年該區從事非農業活動的人口數量是明顯增多的,可知從1985年到2013年該區域的人口就業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故B正確;讀圖可知在2013年該區域的相當一部分的農林用地轉化成了非農業用地,可知該區域幾乎是沒有耕地撂荒現象的,故C錯誤;讀圖可知2013年該區域的工業區的面積是明顯增大的,快速發展的工業為該區域的居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居民收入相對于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可推測該區域的居民生活條件較之原來有了顯著的改善,故D正確。
【2】由材料信息可知該村前期引進的產業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該村今后應當“抬高企業準入門檻,加快產業升級”作為重點工作,故A正確;目前該村的土地資源已經比較少,在該村種植經濟作物,其經濟效益比較低下,因此該舉措不利于該村的可持續發展,故B錯誤;“遷出部分污染企業,保護該村的生態環境”該措施是有利于該村的可持續發展的,故C正確;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村沒有什么民俗特色,因此不應當把“保持民族特色,大力發展民俗旅游”作為該村可持續發展的舉措,故D錯誤。
本題組是雙選題,因此解答本題要注意,不要漏選了選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年秋末,我國南方某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地理考察活動,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學生從南方沿公路穿過隧道到達出口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85米 B.75米 C.65米 D.45米
【2】活動中學生發現甲區域的楓樹較乙區域明顯要紅艷,而且落葉較少,可能是
A.甲區域東北部有高地 B.甲區域海拔更高
C.甲區域坡度更緩 D.甲區域范圍更寬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美國五大湖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1)分析該地區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以及形成的區位條件.
(2)分析該地成為美國最主要的傳統工業區的原因 。
(3)該區域工業集聚程度相當高,請評價工業集聚的好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一年中某段時間,全球①②③④四個地點晝長的變化規律。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假如地點④位于北半球,圖中M點代表的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假如地點②位于北半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④的排列順序,正好緯度從高到低
B. 地點①可能位于80°N
C. 圖示期間地點③的正午太陽高度先減小后增大
D. 地點④在一年之中,有極晝極夜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林線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圖為根據我國各地山地監測數據以及氣象資料模擬的“林線高度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甲地位于喜馬拉雅山東端,林線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區。其主要原因是
A. 緯度低,氣溫較高B. 西南季風影響顯著,水熱條件好
C. 地勢高,氣溫低,降水少D. 太陽輻射強,氣溫高
【2】乙地森林多生長在地勢較高的區域,而河谷和平地卻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 冷空氣下沉,河谷氣溫低B. 地勢低平,降水較少
C. 凍土發育,排水不暢D. 位于背風坡,氣候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安第斯山脈地理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板塊構造理論,安第斯山脈的成因是( )
A.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的碰撞
B.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碰撞
C.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的碰撞
D.大西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的碰撞
【2】下列地理現象,成因與安第斯山脈密切相關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資源豐富
B.南美大陸河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陸西部沿海形成大漁場
D.巴西東南沿海有熱帶雨林氣候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和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問題。
伴隨第二次產業轉移,為我國承接世界高端制造業創造了條件,近幾年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大飛機制造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爭取了國產大飛機總裝等項目。
分析國產大飛機總裝基地落戶上海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00—2010年我國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間分布圖,該城市五環、六環近郊區出現“人口倒掛”現象(外來人口比當地戶籍人口還多的現象),政府欲甩掉“倒掛”的帽子,決定嚴控外來人口。據此回答下題。
【1】2000—2010年該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間分布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 數量:從二環內向外先減后增;5—6環總量增長最多
B. 密度:從二環內向外先增后減;3—4環密度增加最大
C. 二環內人口數量變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死亡率較低
D. 六環外近郊區人口數量較少主要是出現了再城市化現象
【2】與該城市五環、六環近郊區出現“人口倒掛”現象相關的是
A. 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勞動力成本比城區高
B. 政府為了有效緩解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將大量人口外遷
C. 生活費用低,交通方便,靠近工業區方便上下班
D. 五環、六環近郊“人口倒掛”區為高檔住宅集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某日北極投影示意圖,圖中小虛線圓為極圈,大虛線圓為回歸線;弧線ACB為晨昏線,C點為晨昏線與極圈的切點,陰影部分表示黑夜。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此時正午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
A.(23°26’N,120°E)B.(23°26’S,120°W)
C.(23°26’N,60°E)D.(23°26’S,60°W)
【2】該日過后北京晝夜長短變化情況是
A.晝長夜短,晝漸長B.晝長夜短,晝漸短
C.晝短夜長,晝漸長D.晝短夜長,晝漸短
【3】該日,下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是
A.上海(31°23’N)B.悉尼(33°51’S)
C.天津(39°08’N)D.圣保羅(23°33’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