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島嶼地理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流經甲處附近的洋流及其大致流向是( )
A. 寒流,向北流 B. 寒流,向南流
C. 暖流,向南流 D. 暖流,向北流
【2】下列有關甲、乙兩地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地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全年高溫多雨
B. 甲地地處東南信風的迎風地帶,全年降水豐沛
C. 乙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影響,干濕季節分明
D. 乙地受信風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冬夏季節分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水稻優勢種植區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稻米品質最優良的是優勢區。東南沿海優勢區的生產特點有。
(2)比較兩區域水稻種植的自然區位條件,完成表格。
長江流域優勢區 | 東北平原優勢區 | |
異 | ||
同 |
(3)近三十年來,東北稻米種植界線不斷向北推移,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某區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類型的面積。下圖示意該區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類型面積變化率,正值表示增長,負值表示減少。該區域生態環境已呈退化趨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改善該區域生態環境首先應:( )
A. 治理鹽堿地 B. 植樹造林 C. 保護沼澤地 D. 退耕還草
【2】該區域可能位于:( )
A. 云貴高原東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內蒙古高原西部 D. 黃土高原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地區示意圖”。圖中M地是水草豐美的地區,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紀初期以前是美國西部大開發時期,其顯著的特點是西部土地的不斷開發和耕地面積的急劇增長;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機械化和專門化,大量使用化肥與農藥。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歷史上開發M地區可能導致的環境問題有
①水土流失嚴重
②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
③夏季土壤鹽漬化嚴重
④土壤板結與酸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胡佛水壩是美國綜合開發科羅拉多河水資源的一項關鍵性工程。有關胡佛水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地質、地形條件復雜,施工困難
B. 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時易破壞生態環境
C. 水壩只有發電功能,防洪、航運、供水功能不明顯
D. 交通不便,施工難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甲、乙兩處的晝夜分布放大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公轉至甲處,此時北半球正處于(1月、7月)附近,甲處放大圖為(南極、北極)俯視圖,地球自轉方向為時針轉,放大圖中弧線AC為晝夜的分界線,其名稱為。
(2)地球公轉至甲處,甲處放大圖中A,B,C三點的白晝由長到短的排序為 , 地球由甲公轉至乙處的過程中,地球公轉速度逐漸變(快、慢),廣州的白晝將逐漸變(長、短)。
(3)地球公轉至乙處時,乙放大圖中E點的白晝長為小時,乙放大圖中D,E,F三點的正午太陽高度從大到小排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上海外來人口來源地中人口比例變化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上海外來人口來源地中人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河南人口增加量最大
B.江西人口減少最明顯
C.湖北人口變幅較大
D.湖南人口呈現不同程度的增加
(2)外來人口遷入對上海的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
B.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齡化進程
C.徹底緩解了地區就業壓力
D.加重了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線圖,判斷下列各題。
(1)圖中,等值線a.b.c的付租能力關系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2)造成圖中局部地區地租分布等值線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條件
B.早期商業活動
C.人口分布狀況
D.交通條件
(3)近年來甲地出現了高級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該地( )
A.位于城市外緣,環境質量好
B.遠離中心城區,地價便宜
C.地勢開闊,便于建立工業區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