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3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D、C 兩處相比_______處氣溫較高,_______處氣壓較高。A、E 兩處相比,_______處風力較大。圖中所示的是_______天氣系統。
(2)A、D 兩處相比,氣溫日變化最大的是_______處。請說明原因。
【答案】(1)D C E 冷鋒
(2)A A 處天氣晴朗,云量小;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夜晚大氣逆輻射小,對地面保溫作用差,氣溫較低;所以晝夜溫差大 。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天氣系統,學生要掌握主要的天氣系統,并且能夠判斷出它們的天氣情況。
(1)D在冷鋒的前面,受暖氣團控制,氣溫高,C處在冷氣團控制,氣溫較低,冷氣團氣壓較高。鋒面附近風力較大。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為冷鋒。
(2)云量小,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夜晚大氣逆輻射小,對地面保溫作用差,氣溫較低;所以晝夜溫差大。晴天氣溫日變化大,陰天氣溫日變化小。A受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D處于鋒面附近為陰雨天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工業化發展不同階段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勞動力比例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問題。
【1】圖中①②③三條曲線,分別表示服務業和工業勞動力比例變化曲線的是( )
A. ②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2】在Ⅳ階段,其產業結構是( )
A. 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第二產業 B. 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
C. 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 D. 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完成各題。
【1】
A. 年徑流和輸沙量都增大
B. 年徑流和輸沙量都減小
C. 年徑流量增大,輸沙量減小
D. 年徑流量減小,輸沙量增大
【2】
A. 全球氣候變暖 B. 上游植樹造林
C. 流域降水增多 D. 上游修建水庫
【3】
A. 三角洲增長減慢 B. 淤積增加,河床抬升
C. 洪澇災害加重 D. 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臺灣學界,遷徙的紫斑蝶以及它們聚集越冬的山谷稱之為“紫蝶幽谷”現象。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A. 南部沿海地區 B. 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溫暖區
C. 高山峽谷地區 D. 山脈南段兩側的低海拔地區
【2】紫斑蝶選擇山谷越冬,主要是該地
A. 背風溫暖 B. 人煙稀少 C. 降水豐富 D. 花蜜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西省焦煤資源豐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較低,所生產的冶金焦炭供應全國井出口,據調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業,隨著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實施,山西省逐步關停這些小焦化企業,至2014年已形成4千萬噸級焦化園區和14個500萬噸級焦化園區,極大地改變了該產業污染嚴重的狀況,讀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廠布局變化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兩幅圖可知,關于20世紀90年代該省焦化企業情況的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 )
A. 規模小 B. 生產過程中廢棄物捧放量大,污染點多
C. 分散、數量多 D. 產業運輸以公路和鐵路為主
【2】該省建立大型焦化產業園區后,在運輸過程中對減少環境污染可采取的最直接措施是( )
A. 可以采用清潔技術和設備,減少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
B. 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術和設備,減少廢棄物捧放量
C. 可以修建鐵路專用線,采用封閉運輸
D. 地方政府積極支持產業園區環境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1月氣溫等值線圖”,回答下面小題。
【1】導致該月等溫線彎曲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陸分布和降水 B. 海陸分布和地形
C. 地形和大氣環流 D. 暖流和地形
【2】圖中甲海域多霧的原因是( )
A. 寒流流經,降溫明顯
B. 寒暖流交匯,氣溫變化大
C. 暖流流經,水汽充足
D. 下降補償流明顯,降溫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城鎮和沙漠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與該地區綠洲荒漠化成因無關的是
A. 過度開墾,過度放牧 B. 不合理利用水資源
C. 干旱少雨,蒸發量大 D. 鋼鐵工業發達,環境污染嚴重
【2】圖示區域
A. 城鎮均分布在河流沿岸 B. 城鎮多分布在河流下游
C. 山前沖積扇城鎮數目較多 D. 河流全部為季節性河流
【3】該地區治理荒漠化,最大的困難是
A. 交通不便 B. 多流動性沙丘
C. 人口稀少 D. 荒漠化面積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島國地理環境關系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地形形成過程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 風力侵蝕與堆積作用 B. 流水侵蝕與堆積作用
C. 冰川侵蝕與堆積作用 D. 海浪侵蝕與堆積作用
【2】該國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是( )
A. 亞熱帶范圍北界緯度低于中國的
B. 同種植物在各地開花日期大體相同
C. 山腳森林茂密,山頂白雪皚皚
D. 一年四季降水量總是東岸大于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新華社報道,下圖中甲地大片濕地被偷偷開墾為耕地,轉租暴利驚人。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糧食價格的上漲使土地收益增加。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甲處形成沼澤的主要原因。
(2)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乙處平原作為商品糧基地有哪些優勢條件?
(3)甲處濕地開墾后,可能對環境產生哪些影響?請提出對濕地合理開發的可行性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