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國部分省區人口承載系數(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承栽密度之比)及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動”示意圖,據圖回答
圖中人口負擔最輕的省區是
A、四川 B、廣東 C、海南 D、廣西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能否按照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直接關系著我國國家的興衰。讀我國部分省區人口承載狀況(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承載密度之比)及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動示意圖。完成(1)~(4)題。(17分)
(1)圖示地區人口負擔最輕的省區是_______,試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分析圖中省區間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3分)
(3)該區域內人口承載狀況大于2的省區通過區域合作,其人口承載狀況將________(變大或變小)。試分析其原因。(4分)
(4)根據圖示材料及所學知識,簡要分析緩解我國人口壓力的主要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我國部分省區人口承栽狀況(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人口承載密度之比)及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動示意圖。回答問題。
【小題1】圖中環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區是 ( )
A.廣東 | B.廣西 | C.臺灣 | D.福建 |
A.礦產豐富,經濟發達 |
B.資源豐富,消費水平低 |
C.耕地面積廣,水資源豐富 |
D.經濟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福建省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部分省區人口承栽狀況(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人口承載密度之比)及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動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環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區是 ( )
A.廣東 B.廣西 C.臺灣 D.福建
2.上題中省區環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礦產豐富,經濟發達
B.資源豐富,消費水平低
C.耕地面積廣,水資源豐富
D.經濟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四川省高一5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部分省區人口承栽狀況(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人口承載密度之比)及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動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環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區是 ( )
A.臺灣 B.廣東 C.廣西 D.福建
2.上題中省區環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礦產豐富,經濟發達
B.耕地面積廣,水資源豐富
C.資源豐富,消費水平低
D.經濟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安徽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部分省區人口承載系數(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承載密度之比)及20世紀,90年代人口流動示意圖”,回答7~9題:
1.下列人口負擔最輕的兩個省區是 ( )
①四川 ②廣東 ③海南 ④廣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造成圖示地區大規模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是 ( )
①逆城市化的發展
②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③大城市勞動力短缺
④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出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從圖示信息分析,下列緩解人口壓力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快經濟發展,調控人口承載能力
②依靠資源開發農村剩余勞動力
③組織大規模的勞務輸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④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