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對土壤的描述,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①農業生產的理想土壤是砂土②耕作土壤剖面自上而下分別是耕作層、犁底層和自然土層③與冷濕環境相比,干旱、高溫地區土壤有機質積累少④氣候是影響土壤發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躍的因素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農歷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錢塘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錢塘江涌潮屬于( )
A.波浪B.潮汐C.洋流D.風暴潮
【2】引起該海水運動的主要動力是( )
A.太陽輻射能B.海水鹽度差C.天體引潮力D.海水溫度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地貌形成與地質作用關系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將下列有關內容的數字代號填入相應的空格中:
①變質作用 ②侵蝕作用 ③內力作用 ④外力作用 ⑤固結成巖作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據研究,上海崇明島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與南通地區相連,形成該現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變質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川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________。
(4)地球地貌是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有時內力作用占主導地位,有時外力作用占主導地位。試解釋青藏高原不斷升高、大興安嶺起伏和緩的原因。
青藏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興安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極:終極之旅》是由資深極地科學家以其豐富學識和親身經歷,對南極洲的自然地理、環境生態、科學價值與歷史人文等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尤其從旅游的角度對南極不同地區的景觀特色和觀光要點,經典旅游線路,相應的知識儲備,野外探險安全和旅游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加以詳盡介紹。圖13為《南極:終極之旅》封面。
說出南極地區主要的特色旅游資源 及南極旅游開發的不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四節氣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下圖是天赤道與黃道示意圖和二十四節氣在黃道上的位置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該節氣太陽最接近圖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下列關于節氣與農事、氣象的連線,正確的是( )
A. 春分——江淮地區播種小麥 B. 谷雨——東北地區采摘茶葉
C. 大暑——長江流域伏旱天氣 D. 霜降——天山南北油菜花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桑西移”是指我國把蠶繭主產區從東部地區向中西部適宜種桑的地區轉移,逐步形成中西部“種桑養蠶”、東部“綽絲織綢”的局面。我國桑蠶養殖業空間轉移的主要原因有
①東部地區產業升級 ②東部地區環境退化 ③中西部生產成本較低 ④中西部消費市場廣闊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142°經線附近某國部分區域的氣溫和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a、b、c、d四條曲線分別表示()
A. 1月降水量,7月降水量,1月氣溫,7月氣溫
B. 7月降水量,1月降水量,7月氣溫,1月氣溫
C. 1月氣溫,7月氣溫,1月降水量,7月降水量
D. 7月氣溫,1月氣溫,7月降水,1月降水量
【2】該國()
A. 主要位于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
B. 該國西部位于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C. 大牧場放牧業是該國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
D. 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經濟發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昆山市再次榮登中國百強縣之首。昆山市產業優化和升級之路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是蘇南模式的突出代表。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昆山,位于江蘇省東南部,東鄰國際大都市上海,西接歷史文化名城蘇州。京滬鐵路直穿開發區,昆山至上海乘高鐵約25分鐘直達。
(1)1978年,昆山是地地道道的農業縣;2008年之后,昆山是實實在在的工業城。簡述昆山改革開放30年的第一產業演變趨勢__________。
(2)1978年至1985年,昆山市第二產業迅速發展,主要承接了紡織業、化學原料、服裝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簡述昆山承接上海產業轉移的區位優勢__________。
(3)1990年至2000年,昆山市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房地產市場興旺,零售業、餐飲等服務業火爆。簡釋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
(4)2000年之后,昆山市不斷向外轉移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全力打造現代制造業,建設高新技術園區。闡釋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