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列四幅經緯圖,完成下面小題。
【1】以上四幅經緯圖的圖幅面積相等,其中實地面積最大的是( )
A. ①區域 B. ②區域 C. ③區域 D. ④區域
【2】四幅經緯圖中,分別繪有兩條粗短線。兩條粗短線實地距離相等的是( )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④
【答案】
【1】A
【2】A
【解析】試題分析:
【1】因為地球是一個球體,經緯網畫成平面經緯網呈現形式,緯度越高,地圖變形越大,比例尺愈大。緯度越低地圖變形越小,比例尺越小。同樣圖幅情況下,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面積越小 ,①區域緯度范圍最低,比例尺最小,所以實際面積是最大,故選A。
【2】根據經緯網畫成平面經緯網呈現形式,緯度越高,地圖變形越大,比例尺愈大。緯度越低,地圖變形越小,比例尺越小。同樣圖幅情況下,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實際面積越小 ,區域緯度范圍越低,比例尺越小,所以實際面積是越大。而在經線方向上比例尺沒有變化,所以③、④區域中的兩條粗短線實際距離都不相等。故A、B、D選項錯誤。在①區域兩條粗線的長度都=20×111( 千米);在②區域的緯線長度=20×111× cos600=10×111( 千米),經線長度=10×111( 千米);所以①和②圖中兩條粗短線實際距離相等,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優點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對市場的適應性較強,農場主收入較穩定
B. 便于投入大量勞動力精耕細作,單產高
C. 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D. 農業生產活動的時間安排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地形剖面圖及相關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③三條曲線分別代表
A. 年降水量、7月均溫、1月均溫 B. 年降水量、1月均溫、7月均溫
C. 7月均溫、1月均溫、年降水量 D. 7月均溫、年降水量、1月均溫
【2】有關該區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其海拔約為1 800米 B. 氣溫年較差約為20 ℃
C. 七月均溫約超過30 ℃ D. 一月均溫低于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鄉鎮企業三種發展模式的源地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近年來B、C兩地企業發展暴露出來的問題分別是
A. “民工荒”現象嚴重 水污染嚴重 B. 經濟腹地較小 企業間過度競爭
C. 投資過多,產品積壓 缺乏政策支持 D. 改革開放遲緩 資金嚴重短缺
【2】A地城市采用“內含式”城市化擴展模式,既保持城區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其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A. 城市化水平 B. 經濟發展水平 C. 用地緊張 D. 人口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地殼物質循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各類巖石都能形成巖漿巖 B. 各類巖石都能形成沉積巖
C. 各類巖石都能形成變質巖 D. 各類巖石都能形成新的巖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植被覆蓋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垂直投影面積與該地域面積之比。賀蘭山東麓多為洪積平原,年平均降水量約200mm。下圖為“寧夏賀蘭山東麓植被覆蓋度季節變化趨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四條折線所對應的季節為( )
A.①-春季
B.②-秋季
C.③-夏季
D.④-冬季
(2)賀蘭山東麓植被覆蓋度變化反映了( )
A.夏季水熱較豐富,植被生長旺盛
B.2003年以后,生態環境惡化
C.流水侵蝕作用不斷加強
D.風力作用持續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喜馬拉雅山脈是哪兩大板塊碰撞形成的( )
A. 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 B. 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
C. 非洲板塊和美洲板塊 D. 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中心點為北極點.回答下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為晨線
B. 為晨線
C. 為昏線
D. 為晨線
(2)圖示日期可能是( )
A.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此時圖中M點的地方時是( )
A.6點
B.12點
C.18點
D.0點或24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