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長率為正數時表示總人口數在增加,人口增長率為負數時表示總人口數在減少.就全世界而言,人口增長只有人口自然增長一個因素,人口增長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長率.
人口增長模式有原始型(高、高、低)、傳統型(高、低、高)、過渡型和(高、低、高)、現代型(低、低、低).發達國家屬于現代型,發展中國家多數屬于傳統型、過渡型.
解答 解:(1)讀圖可知,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的年份大約是1959-1960(或1959-1961);造成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值的主要原因是三年自然災害和國家政策的失誤,國民經濟出現大蕭條,人民生活困苦導致的.
(2)讀圖可知,第四階段:人口增長減緩階段(1970-1980年).從人口增長的“三率”來看,該階段人口增長的主要特征為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達到低水平,自然增長率逐漸下降.
(3)讀圖可知,第五階段:人口波動增長階段(1980-1991年),該階段我國人口死亡率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而出生率這有兩次較大的波動.該階段出生率波動上升的主要原因為70年代人口高出生帶來的滯后影響(或第三階段的高出生率人口進入了生育期).
(4)讀圖可知,1992年至今,我國處于人口增長歷程的第六階段,即低增長階段,該階段人口增長模式為低低低(現代型)模式.
故答案為:(1)1959-1960(或1959-1961);三年自然災害和國家政策的失誤,國民經濟出現大蕭條,人民生活困苦導致的.
(2)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達到低水平,自然增長率逐漸下降.
(3)70年代人口高出生帶來的滯后影響(或第三階段的高出生率人口進入了生育期).
(4)低增長、低低低(現代型)模式.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1949年以來中國人口自然變動,解題的關鍵是從圖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①③④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勢高,空氣稀薄 | B. | 河湖縱橫,太陽有效輻射強 | ||
C. | 緯度偏低,晴天多 | D. | 地面裸露,比熱容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蘇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 | B. | 寧波市比德清縣的服務功能更全面 | ||
C. | 城市體系中上海市的服務范圍最大 | D. | 揚州市比無錫市的服務范圍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