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某城市體系的發展過程示意圖。據此回答5~6題。
示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河流 D.資源
進該城市規模擴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交通 D.市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列四種地質現象中,屬于外力作用是( )
A.歐洲與美洲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大,大西洋逐漸加寬
B.夏威夷島的形成
C.廣西桂林石灰巖溶洞的形成
D.東非裂谷帶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地球上水資源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 )
①世界上水資源的數量本來就少
②世界上水資源的數量不少,但地區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區水污染十分嚴重,為水質性缺水
④人口的劇增和經濟的發展.對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這個地區荒漠化快的原因是 。
(2)A地沙漠的名稱是 ,B地沙漠所在省區是 。
(3)土地荒漠化向東、向南擴展的原因是 。
(4)華北地區哪種天氣現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跡象?
(5)針對圖示地區出現的環境問題,我國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1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地球從甲運行到乙期間,石家莊的正午太陽高度
A.逐漸減小 B.逐漸增大 C.先減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減小
2.當地球在甲位置時
A.海河流域進入汛期 B.南極中山站正值極夜
C.三峽水庫處于蓄清期 D.巴西高原處于枯黃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全球人均糧食、土地生產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積指數圖。完成以下10—11題。(雙選)
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
A.單位面積產量持續增加
B.水旱災害發生頻率增加
C.農業生產環境污染持續加劇
D.世界人口持續增長
圖中可以看出,十年多來,提高糧食產量的 途徑主要依靠
A.增加化肥使用量 B.增加耕地面積
C.增加科技投入 D.興修水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分析圖2-2-4,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造紙廠由①搬遷到②,MN段鐵路由③改線到④
B.造紙廠由①搬遷到⑦,MN段鐵路仍保留在③的位置
C.①、⑥、⑦分別規劃為商業區、科研文教區和紡織工業區
D.②、⑤、⑥分別規劃為工業區、科研文教區和商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煤炭是人類最早認識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我國煤炭的主要生產地是山西省。雖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它卻尚未成為經濟強省。為改變這種狀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
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表示山西省主要煤礦(用○表示)的分布。將下列煤礦的代號,填在圖上適當的○中。
A.大同煤礦 B.陽泉煤礦 C.晉城煤礦 D.平朔煤礦
(2)上述煤礦中,產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煤礦,設備最先進的是_____________煤礦。
(3)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急需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為此,正在建設________________引黃入晉工程。
(4)你認為應怎樣調整經濟結構,變能源大省為經濟強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