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以下問題。
(1)甲圖E—F階段反映了城市化進程的 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2)城市發展會導致環境質量下降,城市污染除大氣污染外,還有 、 、 等。
(3)根據圖乙以及所學知識,分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不同特點。
【答案】(1)逆城市化 城市中心區環境質量下降,地價上漲,住房緊張,交通擁擠。(或者鄉村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環境質量優良,加上高速公路的發展 私人小汽車的 普及)
(2)水污染 噪聲污染 固體廢棄物污染
(3)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發展速度已變慢;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發展速度快。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化的特點,以及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1)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標準,圖示E—F階段為城市化后期,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下降,反映了逆城市化的過程,其主要原因是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市中心環境污染嚴重,而郊區環境優美;且鄉村和小城鎮地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2)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長,城市的環境質量在不斷下降,城市污染除大氣污染外,還有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垃圾污染、光污染以及輻射污染等。
(3)本題主要考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讀圖分析可知,發達國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發展比較成熟,但是目前發展速度已變慢;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但是城市化的發展速度較快。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石武鐵路客運專線北起石家莊,南至武漢,是北京—廣州—深圳—香港客運專線的組成部分,正線全長840.7千米。下圖是石武高速鐵路路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石武高速鐵路建設的主要優勢區位條件。
(2)該高速鐵路的修建多采用高架橋模式,其主要目的(作用)有哪些?
(3)簡述石武高速鐵路建設的地理意義。
(4)我國高速鐵路的發展迅速,說明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華北地區某陰坡陡崖示意圖,該陡崖由透水巖層(砂巖)和不透水巖層(泥巖)組成。每年小雪至大雪期間,該陡崖上常常會形成壯觀的冰掛甚至冰瀑景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冰掛的水體來源可能是
A. 水潭水 B. 冬季降水 C. 地下水 D. 土壤水
【2】2017年冬季冰掛較常年多,下列有關該地區推斷正確的是
A. 2017年降水量可能較常年少 B. 2017年冬季氣溫可能較常年低
C. 2017年冬季降雪量可能較常年多 D. 2018年農作物收成可能較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 環境保護】(
2016年12月21日以來,太行山脈東側的河北省石家莊市空氣質量指數多次出現爆表,甚至有監測點PM2.5和PM10一度雙雙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氣象臺發布霧、霾雙紅色預警,部分中小學停課。下表為石家莊市12月22、23日天氣資料。
(1)分析石家莊市本次霧霾天氣形成的氣象條件。
(2)從交通運輸角度提出緩解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國國家級大型數據中心網絡,北以內蒙古為核心,南以貴州為核心。我國數據中心運營最大的支出項目是能源支出,主要為服務器用電和冷卻用電。自然制冷按冷凝器冷凝方式分為風冷和水冷。風冷機組通過風冷冷凝器與外界空氣換熱,利用風換熱帶走熱量;水冷機組通過水冷冷凝器與冷卻塔提供的冷卻水換熱,利用冷卻水帶走熱量。機房溫度過高和灰塵會影響設備的性能和使用壽命。水的三態變化會吸收和放出熱量。
材料二內蒙古自治區圖和貴州省簡圖。
(1)簡述內蒙古和貴州大數據中心主要自然制冷方式的差異。
(2)如果貴州數據中心為了節約水資源,采用下圖中的方式制冷,推測其主要的工作季節并簡述它的工作原理。
(3)與內蒙古比較,簡述貴州建設大數據中心的有利自然條件。
(4)與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相比,簡述在貴州建設大數據中心對當地發展的突出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生物質能是以生物為載體,將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的一種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讀我國三個省區生物質能資源狀況表,回答下列各題。
【1】(小題1)浙江和江蘇的薪柴總量相差很大,但生物質能滿足狀況相差較小,主要原因是
A. 省區面積差異較大 B. 江蘇人口遠少于浙江
C. 浙江的水熱條件更好 D. 浙江丘陵多,江蘇平原多
【2】(小題2)新疆的生物質能源遠不能滿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A. 人口遷入多,礦物能源少 B. 海拔較高,雪山面積廣大
C. 交通落后,運輸不便 D. 氣候干旱,植被稀疏
【3】(小題3)下列對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發展沼氣,解決農村燃料②生產燃料乙醇,減輕對石油的依賴③大面積種植薪炭林,解決我國能源不足
④提倡燃燒秸稈,以防止蔬菜遭受凍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北方部分地區1月等溫線圖,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題。
【1】【1】a、b、c、d四地中冬季降雪最多的可能是
A. d B. C C. b D. a
【2】【2】根據等溫線的分布可以判斷
A.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B. 東南部地勢起伏大
C. 山東半島地勢平坦 D. 西部地區大部分溝壑縱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島東西部自然景觀差異顯著。其南部沿海的烏斯懷亞港(64。20 'W、54。47'S)是南極科考的重要中轉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會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蝦船隊集結于此。南極磷蝦為地球上資源量最大的單種生物之一,它們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為食物,來維持其生命活動。磷蝦的成體適宜在低溫和低鹽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適溫范圍僅在0. 64攝氏度-1.32攝氏度,如果溫度高于1. 80攝氏度就可能給它帶來致命的危險。下圖為南極大陸周邊大洋水域磷蝦分布及火地島、南極半島周邊洋流示意圖。
(1)推測火地島東西部自然帶類型并說明造成這種區域景觀差異的原因。
(2)分析南極大陸外圍大西洋西部沿岸海域,磷蝦分布區域面積大、數量多的原因。
(3)某科考隊從烏斯懷亞港出發前往南極大陸科考,指出他們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網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1)~(3)題。
材料一 在2013年“兩會”上,一份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提出的“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的調研報告引起高度關注,這份沉甸甸的《調研報告》再次表明,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已刻不容緩。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國人口年齡性別結構: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
(1)我國目前人口增長模式為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我國人口到2030年將達到約14.5億,到2050年卻約為13.59億,這是為什么?
(3)根據材料三,請說明我國在21世紀中葉人口年齡結構呈現出怎樣的特征?這會帶來哪些人口問題?試說明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