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寧夏平原西接賀蘭山,東到鄂爾多斯高原,南止黃土高原。由于“大山護著”、“大河愛著”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特色農業基地,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稱。其北部100公里處的磴口地處賀蘭山與狼山之間的風口位置,全年大風日數多。下圖示意寧夏平原地形及賀蘭山山麓某地貌景觀。
(1)簡述磴口全年大風日數多的原因。
(2)說出P地貌名稱并描述其形成過程。
(3)分析寧夏平原“大山護著、大河愛著”中“護”與“愛”的具體表現。
【答案】(1)深居內陸,溫差大,加之距冬季風源地近,大風頻繁;沙漠廣布,植被稀少,缺乏風力屏障,風力大;地處狼山與賀蘭山風口位置,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形成“狹管效應”,風力加劇。
(2)沖積扇(洪積扇)。當水流流出山口時,由于地勢突然趨于平緩,河道變得開闊,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在山麓地帶沉積下來,形成扇狀堆積地貌。
(3)(賀蘭山)山脈阻擋西部風沙的入侵,抵御寒風侵襲;冬季的積雪和夏季的山地降水為其提供部分水源,其提供灌溉用水;(黃河)河流帶來的泥沙堆積成沖積平原,使土壤肥沃。
【解析】整體分析:從位置、氣候、植被、地形等方面分析,磴口距冬季風源地近,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大。植被稀少,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形成“狹管效應”,所以大風日數多。賀蘭山阻擋風沙、寒潮侵襲,水源。黃河提供肥沃土壤,灌溉水源。
(1)從位置分析,磴口深居內陸,距冬季風源地近,大風頻繁。從氣候分析,該地降水少,晴天多,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大。從植被分析,根據圖示,該地沙漠廣布,植被稀少,缺乏風力屏障,風力大。從地形分析,地處狼山與賀蘭山風口位置,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形成“狹管效應”,風力加劇。
(2)讀圖,P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是沖積扇或叫洪積扇。當水流流出山口時,由于地勢趨于平緩,河道變得開闊,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搬運的泥沙等物質逐漸在山麓地帶沉積下來,形成扇狀堆積地貌。
(3)賀蘭山位于寧夏平原西側,阻擋西部風沙的入侵,抵御冬季寒風侵襲。冬季的積雪和夏季的山地降水為寧夏平原提供部分水源。寧夏平原是黃河帶來的泥沙堆積成的沖積平原,使土壤肥沃。黃河為寧夏平原提供灌溉用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四地氣溫、降水統計資料。讀表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表中四地的位置和氣候的描述,可能的是
A. ①——我國東南沿海、亞熱帶季風氣候
B. ②——東非高原、熱帶雨林氣候
C. ③——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冰原氣候
D. ④——澳大利亞、熱帶沙漠氣候
【2】下列對四地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雨熱同期,適于種植水稻
B. ②——終年溫和,有利于甜菜種植
C. ③——降水均勻,適宜棉花生長
D. ④——熱量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氣象學將“立冬”作為冬天的開始,2017年11月7日13時37分迎來 “立冬”節氣。下圖示意我國不同地區冬始日期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17年“立冬”之時全球新舊兩天的范圍比大約為( )
A. 2:1 B. 5:2 C. 4:1 D. 6:1
【2】造成我國東部地區冬始日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海陸分布 C. 緯度 D. 光照
【3】關于A,B,C,D四地冬始日期分布規律及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A地冬始日期早,緯度較低
B. B地冬始日期早,地勢較低
C. C地與同緯度區域比冬始日期最晚,地勢較高
D. D地為無冬區,緯度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河南省漯河市高級中學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模擬)水循環包括6大環節,①海面蒸發、②海面降水、③陸地蒸發、④陸地降水、⑤水汽輸送、⑥徑流。如圖是水循環環節與水循環類型之間的關系。讀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6大環節中,與圖中甲對應的是
A.③ B.④ C.⑤ D.⑥
【2】修建水庫直接和間接影響的環節依次是
A.③④ B.④③ C.③⑥ D.⑥③
【3】受暖流影響導致局部地區水循環變化的因果關系是
A.①增強→⑤增加→⑥增強→④增強 B.①增強→⑤增強→④增強→⑥增強
C.②增強→③減弱→⑥增強→④增強 D.②減弱→③減弱→⑥增強→④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2018年高校招生考試地理模擬)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清江發源于齊岳山,大部分河段流經高山深谷,兩岸植被繁茂,廣泛分布著千姿百態的喀斯特地貌,全流域理論蓄能達290萬千瓦。
材料二 下圖為清江流域概況圖。
材料三 下表為清江相關資料統計表。
(1)簡述清江的水文特征。(4分)
(2)上游地區落差最大,但水能開發最少,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我國某區域地貌景觀和地質剖面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有關圖中地貌的成因,正確的是
A.圖中地貌的形成主要與外力作用有關 B.圖中地貌的形成主要與板塊張裂有關
C.甲、乙兩座山脈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的形成與斷層處巖體破碎有關
【2】圖中
A.①處為良好的儲水構造 B.②處可能形成于干旱環境
C.③處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形成時間順序為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海南島利用光熱條件,重點發展蔬菜,花卉的生產供給北京市,主要依靠( 。
①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②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
③優良的品質和政策優勢
④農產品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若南美洲局部圖及圖中MN之間地形的變化過程示意圖(階段一至階段三為由早到晚),完成下列各題。
(1)MN之間地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風化侵蝕
B.巖漿活動
C.流水沉積
D.地殼運動
(2)MN之間地形變化使C地( )
A.全年降水量逐漸增多
B.晝夜溫差增大
C.受沿岸洋流影響增強
D.植被覆蓋率提高
(3)MN之間地形變化引起了該區域地理環境的演變,這體現了地理環境的( )
A.整體性
B.差異性
C.穩定性
D.復雜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非洲區域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溫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某區域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溫線圖
A. 影響①地區年平均等溫線彎曲的因素是地形 B. 影響①地區年平均等溫線彎曲的因素是洋流
C. 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陽能最豐富的是③ D. 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陽能最豐富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